湄公河畔夕陽餘暉,山頂日出雲霧飄渺,清晨宅前供僧傳統,特色美食與夜市人生。小鎮融合討人喜愛的元素,交織專屬清康的色彩。來到這裡,除了可豪邁的在兩公里長的市集吃整條外,更能上山下海擁抱大自然,並且一同供僧、拜廟、種福田。
上山下海?
湄公河就是在地人的海,乾季時在清康河段出現石礫沙灘,成為孩童的戲水天堂。
從老街出發,不到半小時路程可抵達Phu Thok山頂,湄公河的水氣使然,可見雲海環繞壯觀景色,小鎮的一切都與湄公河息息相關。
如何前往?
湄公河畔的邊境城市,清康小鎮(อำเภอเชียงคาน,Chiang Khan District),位於泰國東北區的黎府(เลย,Loei),距離曼谷580公里路程。最便捷的交通方式為搭乘國內線航班,65分鐘可抵達黎府機場。再利用小巴接駁,或是雙條車前往老街。關於清康的交通與住宿推薦,請點下方連結。
泰寮邊境清康小鎮(Chiang Khan)交通攻略,湄公河畔木屋民宿推薦:Suneta Hostel @ Chiang Khan
抵達老街,前往住宿地點放行李,接著就能騎著單車四處悠遊。近幾年來的泰國單車新浪潮運動,每間民宿都有提供單車,讓住客使用。
三條單車路線
清康儼然成為單車小鎮代名詞,規劃三條建議路線,只要順著顏色走,就能騎到想去的地方。
藍色:Kaeng Khut Khu(แก่งคุดคู้,距離:6Km):建議欣賞日出或日落。
黃色:騎單車逛九廟:供僧、拜廟、種福田。
綠色:Phu Thok(ภูทอก,距離:8Km):冬季欣賞日出雲海的絕佳地點。
湄公河單車道
若覺得動輒6公里的路線太遠,沒關係,老街後方就是河畔單車道。來回騎到底也才4公里多,騎著單車,哼唱著旅行的意義,慢活好時光。
清康河道稍微面西,適合觀賞日落。夕陽時分騎著單車一路往西,頗有追夕陽的意味。
單車騎著,見到心儀的咖啡店,在門口停下,進去點杯咖啡,坐下來,發呆。
早上騎一回,傍晚再來一趟,不同時間,不同風采。
跨年時候拜訪,河上搭台舉辦跨年晚會。
國界上捕魚的擺渡人。泰寮兩國一直都是好朋友,只是泰國比較強悍與有錢罷了。
เดียวดาย(獨自一人)字牌,見獨遊旅人來此拍照。
湄公河遊船,建議日落時分搭乘,適合追夕陽,每人只要50B。
特色三輪車
以摩托車頭拉動的三輪車叫รถสามล้อ,是在地版本的Tuk Tuk。搭乘四人剛好,六人太擠,而這台車塞入八人,超歡樂的。
三輪車公定價,不需花時間比價,條列三目的地如下。
1. 看日落:Kaeng Khut Khu(แก่งคุดคู้),來回價格100B。
2. 看日出:Phu Thok(ภูทอก),來回價格100B。
3. 前往巴士站或雙條車站(換車前往黎府市區巴士站),單程價格30B。
日出或日落都以來回方式計算,司機送到定點後,先不用付錢,但記得跟司機要電話。待回程時,打通電話給司機,司機再到定點接人,送回鎮上後,才需付出來回車錢100B。以車為單位,就算塞滿四人一車,也依舊是100B。
Kaeng Khut Khu
湄公河在小鎮東邊的轉彎處,河道出現難得的礫灘與沙洲。乾季枯水期時,可下到河中間玩水,並有餐廳與攤販在此營業,有玩有吃又有美景。距離老街約6公里的Kaeng Khut Khu(แก่งคุดคู้)景點為乾季限定,若雨季河水上漲,就不這麼特別了。
乾季時河水如同明鏡,反射夕陽餘暉。
河上烤魚攤家,直接在河上用餐。
河上竹墊用餐,旁邊是鏡面河水。
踏上竹橋,可走到河中礫灘。
礫灘上玩水看夕陽。
建議拜訪Kaeng Khut Khu的時間為日照斜射時,除了日落,清晨時分也相當適合。
岸上右手邊,整排都是河景餐廳與伴手禮攤販。
河中央是湄公河上餐廳,Google Map會直接將你定位在泰寮國界線上,超有梗。
湄公河在旱雨季流量差異極大,造成河流航運能力差,某些地段出現激流與瀑布。烏汶府的泰版大峽谷Sampan Bok,就因著地質與地勢落差,造成河水沖蝕成峽谷地形,成為河中島。廊開府的Wat Pha Tak Sue,則是河流沖積扇,乾季時出現龍鱗片的樣子,故稱龍鱗片三角洲,並於2016年3月架設空中步道SKYWALK,吸引更多人前往。相關文章,請點下方連結。
泰東北好好玩之『湄公河上的泰國版大峽谷』Sampan Bok
邊境小旅行:湄公河上的龍鱗片Wat Pha Tak Sue。排隊美食Daeng Namnuang,石雕公園Sala Kaew Ku
路邊隨意找的司機大哥,一趟成主顧,就連清晨雲海行程也請大哥接送。
回到鎮上,當然要逛夜市囉,步行街美食地圖相關文章,請點下方連結。
泰國最美麗的夜市:清康(Chiang Khan)步行街上老宅木屋林立,精選12間排隊美食與咖啡廳
清晨供僧祈福
清晨五點半天色未光,民宿老闆娘已將供僧的草蓆與食物準備好。
供僧(ตักบาตร)涵義很簡單,將食物放入僧人缽中的動作(ใส่บาต)就是供僧,不需大張旗鼓的舉辦供佛齋僧大會(遮臉)。種福田(ทำบุญ)舉動,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完成。
清康有個稍微特別的地方,在於糯米飯。寮國供僧用糯米飯,將糯米捏成小球,放入僧人缽中。大城時期之前,清康屬於寮國的一部分。糯米飯供僧傳統流傳下來,直到現在。
只是今天僧人前進的速度比較慢。
僧人化緣時不能穿鞋,供僧時間大多為五點半至六點左右,於清晨時完成。
2016年的第一天,供僧人潮塞爆整條街,僧人們化緣速度緩慢進行,算是失控中的美好,滿滿福氣。大家在等待僧人慢慢前進的時候,滑手機的滑手機,聊天的聊天,相當的泰式歡樂。
僧人靠近時,就立馬消音,雙手獻上食物。
盛況空前,根本奇景,比在龍波邦(Luang Prabang)見過的場面還要震撼。龍波邦是一種讓人心靈平靜的佈施,旺季清康則呈現廟會的節慶歡樂感,兩種我都喜歡。
左邊這位大姐,正在來回奔走販售供品,一種巧妙的供需關係。信眾從大姐手中買入供品,再奉獻至僧人缽中。雖然帶點商業氣息,但這是一種文化的演進,畢竟新世代的人們,依舊願意奉獻,只是懶的自備供品罷了,這沒什麼對錯,心意最重要。
包裝完好的供品,直接放入僧人缽中。
供僧除了奉獻食物,也能奉獻小額現鈔,一同放入僧人缽中。
跨年清康人氣滿滿,快速將僧人們的缽塞爆,必需有人協助搬供品,僧人們才能繼續走下去。
心中無缺乏的人,才是真正富有。內心滿足的人,自然而然懂得奉獻。
Phu Thok
若在清康只住上一晚,隔天早上必須從日出與供僧二擇一,或是先供僧後再上山,只是見不到日出景色。因著在小鎮待了三天兩夜,第一個清晨供僧,第二個清晨包車上山看日出雲海。
從老街包三輪車前往Phu Thok(ภูทอก)登山口,來回車錢每車100B。登山口轉乘雙條車接駁上山頂,每人來回25B。
跨年假期,山頂當然是一個塞到爆的概念。
海拔如此低的地方,之所以出現雲海,是因著湄公河帶入的水氣使然。
雲海下方是清康老街與湄公河流域。
日出見到了,排隊搭雙條車下山。
登山口大霧瀰漫。
回到山下,見到更多人等待上山接駁。不要懷疑,這裡大概18度,泰國也是有冬天。雲海能不能見到,要看當日的天氣狀況而定,一切靠運氣,而以冬天的機會最高。
騎單車逛寺廟
泰國的數字九,代表福氣與圓滿。清康小鎮上剛好有九間廟,成為泰國人拜訪清康時,除了上山下海與大吃大喝外,也能逛九廟求圓滿福份。九間廟的位置都不遠,適合騎著單車行動。
Wat Si Khun Mueang
位於步行街尾端的Wat Si Khun Mueang(วัดศรีคุณเมือง),為佔地最廣寺廟,使建於1942年。蘭納造型的屋簷,門口的石獅與夜叉,帶著濃濃泰北風情。
Wat Si Khun Mueang歷史並未破百,但其實寮國於1953年才成為獨立國家,寺廟還是比寮國歷史要久。
大殿供奉的佛像來自寮國,與一般所見的素可泰、大城時期佛像相異。
寺廟前的奉獻紙鈔,可見寮國貨幣最小面額基普(Kip)紙鈔,換算成泰幣不到5B。
跨年夜的Wat Si Khun Mueang香火鼎盛,並有僧人誦經,許多泰國人選擇在寺院前跨入新的一年,我們也是。
年齡增長,跨年方式也越來越平靜,尋找一種心靈滿足感。
Wat Tha Khrok
鎮上最美麗的寺廟Wat Tha Khrok(วัดท่าครก),位於步行街起頭處。
Wat Tha Khrok為清康最古老寺廟,使建西元1852年,超過160年歷史。記載上寫著,寺廟帶點教堂風情,與寮國曾受法國殖民有關,特別的地方在於正面的三個拱型,其於地方還是很泰寮風味。
大量使用水藍顏色裝飾。
兩座步行街上經典廟宇,能感受到泰寮兩國親密如同朋友與家人的關係,血脈同源。另有七座寺廟散落巷弄之中,適合騎著單車前往探索。
2 thoughts on “一切都與湄公河息息相關。清康小鎮 (Chiang Khan) 的日出、日落、供僧與特色廟宇”
請問如要由清刊到Phu Thok看日出, 什麼時候要從清刊出發?
建議五點起床,五點半出發,六點到山下,換車到山頂約六點十五,日出六點半左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