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隔兩年再訪大城,特地留宿一晚,有較多時間走訪距離古城區較遠的廟宇。其中最期待的,就屬皇家寺院等級的尼維塔瑪帕萬寺,也是大家知悉的安娜教堂。但其實寺廟與安娜一點關係都沒有,更非泰皇拉瑪四世所建,只是旅遊書穿鑿附會的說法。

西化最徹底

哥德式尖形拱門與飛拱華麗至極,看起來就是座教堂,但其實是佛寺。見不到聖母,更找不到耶穌,反而是大城時期造型的金色佛像供奉其內。牆上歐式花窗玻璃依舊,唯不見括聖經故事與使徒神蹟,取而代之的是泰皇拉瑪五世的圖像。泰國僅此一座,世界上更找不到第二座,如此混搭的特色宗教建築,獨一無二,必訪無誤。

如何前往?

尼維塔瑪帕萬寺位於大城府的邦芭茵縣(บางปะอิน;Bang Pa-in),與邦芭茵夏宮(พระราชวังบางปะอิน;Bang Pa-In Royal Palace)隔著昭批耶河對望,因此建議與夏宮一同排入行程。邦芭茵位於大城府南邊20公里,最簡單的交通方式,就是搭乘小巴抵達大城府後,再包Tuk Tuk車前往。

進階版

若已有認識的Tuk Tuk司機,可先行連絡,並相約亞洲大道(AH1)上的Tesco Lotus Ayutthaya(เทสโก้ โลตัส อยุธยา)接人即可,可省下進出舊城區車站,至少20分鐘的車程時間。

搭乘火車前往

也可搭乘火車前往邦芭茵,除了從起站華藍蓬(Hua Lamphong Railway Station)搭乘,更可由廊曼機場對面的廊曼火車站(Don Mueang Railway Station)搭乘火車北上前往。抵達邦芭茵火車站後(Bang Pa-in Railway Station),於車站前轉乘摩托車或Tuk Tuk接駁進入。

昭批耶河上孤島

寺廟位於昭批耶河孤島上,無任何橋梁與內陸相連,上島方式除了包船,就是搭乘纜車。歐式風格纜車站,位於邦芭茵夏宮停車場旁。這次的行程以寺廟為主,全泰國最大的夏宮邦芭茵,就留給下次的大城旅行。

纜車過河

由對岸僧人於塔頂端操控,只要有人搭上纜車,警告聲響後,纜車就會滑動,不到一分鐘即可抵達對岸。纜車由僧人操作,建議準備20B紙鈔當香油錢,投入上岸後的奉獻箱當中。

全新纜車站與加大型纜車,竟可搭至12人。

飛天纜車超有梗!

佩服廟方的纜車理念,間接限制上島人數,將旅行團客擋在夏宮,讓尼維塔瑪帕萬寺保持清幽。並非廟方真的控管人數,但飛天滑籠確實讓旅行團因安全考量避開。總之要注意安全,若有小朋友一起造訪,一定要抱緊緊。

小島南邊的燈塔。

上島後右轉直走,先見到粉紅與祖母綠外牆建築,這些是僧人居所,圍牆外拍照即可,別影響僧人日常生活。

沿著外牆直走,三分鐘可見尼維塔瑪帕萬寺。

從纜車站開始,島上的一切都是歐式風格,細膩又精緻,小細節都顧到,果然是泰國皇家等級寺院。根本是婚紗攝影的完美場地,想也知道,一定已有泰國人試著幹過此事。因此園區內可見廟方所立起,『不要在寺廟拍攝婚紗』的勸告標語。

非安娜教堂?

被稱做安娜教堂的尼維塔瑪帕萬寺(​​วัดนิเวศธรรมประวัติราชวรวิหาร;Wat Niwet Tham Prawat),其實與安娜一點關係都沒有。

泰皇拉瑪五世所建

根據泰文版的維基百科,與廟方提供的建寺資料,尼維塔瑪帕萬寺完工於1878年。為泰皇拉瑪五世下令,於夏宮隔壁興建一座泰皇專用的佛寺,並且指定要走歌德造型路線,略帶有實驗性質。五世皇朱拉隆功大帝,對於西方建築極其迷戀。想蓋一座西化至極的寺院,與泰國風格完全不同,這並不讓人意外,就當皇上的浪漫偏執吧。

實驗性質

另一座同樣出自五世皇之手的歌德風格皇家寺院,為建於1896年的拉查波比托寺。一樣帶有實驗性質,更高竿的將寺廟與凡爾賽宮概念相結合,野心比尼維塔瑪帕萬寺更為強大。相關文章,請點下方連結。

舊城區巷弄中,泰皇拉瑪五世的寺廟建築傑作之一。強烈哥德風格泰寺廟:拉查波比托寺(Wat Ratchabophit)

穿鑿附會的網路版

此寺廟為五世皇朱拉隆功大帝 的父親,也就是泰皇拉瑪四世下令打造,目的為五世皇的家庭教師安娜所建。英國女教師安娜(Anna Harriette Leonowens)真有其人,她在泰國期間為西元1862至1867年,並且拉瑪四世於西元1868逝世。

打臉的時候到了!

尼維塔瑪帕萬寺建於1878年,當時拉瑪四式已去逝10年,而安娜也已離開泰國11年之久。證明這故事完全不相干,佛寺與安娜是一點關係都沒有,完全是穿鑿附會的說法。只是將相關的事實拼貼串連,一種以訛傳訛的概念無誤。

泰國加強西化,從泰皇拉瑪四世時代開始,可從其所建造的夏宮建築而略知一二。碧武里府的拷汪宮(Khao Wang)為四世皇所建,帶有歐式新古典主義洛可可風格,並將泰式與中式建築,巧妙揉搓結合,呈現收納四方文化的大器展現。相關文章,請點下方連結。

山中之城拷汪宮(Khao Wang),帕那空奇里節(Phra Nakhon Khiri Fair),每年僅此十天開放夜間入園賞煙火

五世皇朱拉隆功大帝 西化的極致,就是將皇子送出國念書。泰皇拉瑪六世,成為泰國史上首位出國留學的國王。拉瑪六世曾留學英國,也可從其所建行宮,見到英式建築的影子。相關文章,請點下方連結。

這不在歐洲,也不是迪士尼,而是佛統府的六世皇綠蔭行宮(Sanam Chandra Palace)

周圍皇親國戚的墓碑,都顯現著異國風采。

僧人的生活區域也是。

建廟時期遺留下來的日冕儀,後方建築物已改建為五世皇博物館。但造訪當天,博物館並未對外開放。

最原始的尼維塔瑪帕萬寺為白色牆面,近年整修後,將外牆刷成黃色。黃色代表泰皇,這是為何國王生日時,全民相當有默契的穿起黃衣。黃色系外牆寓意明顯,就是國王的寺廟。黃色也常出現在泰皇行宮,甚至是政府機關的外牆顏色之上。曼谷僧王寺(Wat Bowonniwet Vihara)的行宮,與曾經是政府機關的暹羅博物館(Museum of Siam),外牆是相同的黃色系。

在泰國,黃色不再是個難搭配的色調,而被廣泛的使用於建築之上。相關文章,請點下方連結。

考山路旁,設有泰皇行宮的皇家寺院:僧王寺(Wat Bowonniwet Vihara)
電影『初戀那件小事』拍攝場景,距離臥佛寺5分鐘步行距離的暹羅博物館(Museum of Siam)

皇室圖案,直接鑲上寺廟外牆上。

踏入尼維塔瑪帕萬寺的當下,每個人都會驚呆。

三層樓全挑高的室內空間,正中央的尖肋拱頂將屋頂向上拉起,擺明就是一座教堂。內部以LADURÉE的淺綠色為主,沒錯,這就是LADURÉE馬卡龍的綠,暖心的柔和淺綠色。牆面使用粉紅與金色細邊抓出軸線,加強結構感。兩側及前後壁面採用花窗玻璃,並可見水晶吊燈垂掛於天花板,地板為黑白大理石交錯拼貼,氣勢啊。法國的LADURÉE馬卡龍,相關文章請點下方連結。

絕代風華​凡爾賽宮(Château de Versailles)交通攻略與LADURÉE Versailles燙金紀念版馬卡龍組

淺綠色搭配粉紅色,再用金邊與白色拉出邊框與構圖,太美。

拉瑪五世皇的花窗玻璃彩繪。

普遍使用於教堂中的花窗玻璃藝術,造就內部燦爛景象,其特殊的光線感受,具有人們嚮往天國的一種理想。身處泰國,卻見花窗玻璃與佛祖一同出現。

合掌佛像與花窗的組合,完全沒有違和。

左邊留著當年泰皇使用的皇椅。

名為Phra Phuttha Naruemon Thammophat(พระพุทธนฤมลธรรโมภาส)的大城時期造型佛像,全國僅此一座。

連奉獻箱都畫上小十字架,要做就做到徹底的概念。提到泰國境內真正的知名教堂,當屬尖竹汶府的The Catholic Church Chanthaburi,歌德式外型且擁有粉紅色的內裝設計,為全泰國最大的教堂,沒有之一。曾寫於尖竹汶文章的同場加映之中,相關文章,請點下方連結。

泰國最神聖的國家公園:一年一願Khao Khitchakut(เขาคิชฌกูฏ),用最浪漫的灑花方式到佛山朝聖吧

尼維塔瑪帕萬寺外的菩提樹,為泰皇拉瑪五世所親手種下。

佛像後方的講課堂,依舊是歐系風格。

小和尚們光著腳走去聽課。

尼維塔瑪帕萬寺的環境極其清幽,這個孤島像個歐風小鎮,更是昭批耶河上的明珠,值得登島一訪。離開寺廟之後,請Tuk Tuk車司機帶我們前往蝦市場,晚上入住Sala Ayutthaya,相關文章,請點下方連結。

除了逛古蹟,更別錯過大城蝦市場。排隊美食蝦朋友(Kung Puen Praew),大頭蝦料理,現撈現煮超值推薦
紅磚城牆與極簡白牆的光影變化穿越古今,世界遺產中的河畔奢華酒店:Sala Ayutthaya(薩拉艾尤塔雅酒店)

1 thought on “安娜教堂?西化最徹底的歌德風格佛寺,泰國皇家寺院:尼維塔瑪帕萬寺(​Wat Niwet Tham Prawat)”

  1. 詩心媽咪

    恭喜您入圍第三屆優質Xuiter大賞-Blog 世界這麼大!

    已替你投票(7/28起便可投票),也請幫忙天天惠賜我一票喔!

    我入圍 二本Blog 綠色未來 :詩心媽咪-昆蟲、動物圖鑑 & 詩心媽咪-植物圖鑑,以及一本相簿 Photo 看見生活!

    彼此加油!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Scroll to Top
Left Menu Icon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