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lt Lake De Maeklong 美功鹽田

每隔一段時間,總有幾間特色咖啡會打中社群媒體而被瘋狂轉載,即便是半放空的滑著手機,也會莫名其妙植入大腦,塞爆心願清單。曼谷市區的人氣咖啡,除了比設計理念或裝潢創意,基本上也玩不出什麼新花樣,地點本身就是最大的限制。另一派是外府的潮流咖啡,有山景、田園或綠地,符合都市人對「療癒」與「Slow Life」的迫切期待,成功打中社群,就算位於野嶺荒山,會紅就是會紅!

IMG_3122

2018年二月初開業的Salt Lake De Maeklong,是今年讓我印象深刻的咖啡店之一。要療癒有療癒,要Slow Life有Slow Life,不過這裡還稱不上野嶺荒山,是距離曼谷大約一個多小時車程的夜功府。

IMG_3062

鹽田旁邊喝海鹽焦糖瑪奇朵

在泰國,純白色系的咖啡店早已不稀奇,位於鹽田旁邊的白色系咖啡店,才是滿滿賣點。Salt Lake De Maeklong最有意思(而且有意義)的地方在於融入了鹽田生態體驗,而且啊!店內招牌的海鹽焦糖瑪奇朵真的好好喝。

泰國產鹽重鎮

離開曼谷,順著車潮擁擠的35號縣道南下,會連續經過三個泰國灣沿海府治,鄰海區域是泰國產鹽重鎮,分別為龍仔厝府(สมุทรสาคร;Samut Sakhon) 、夜功府(สมุทรสงคราม;Samut Songkhram)與碧武里府(เพชรบุรี;Phetchaburi)。Google衛星圖可見到許多長的像是田,但又不太像稻田的小格子,其中夾在鐵道與35縣道中間的,就是鹽田,靠海邊的,則大多是魚塭。

IMG_3096

距離美功鐵道市場十分鐘

想也知道,這麼有梗的鹽田咖啡,當然不可能位在大曼谷區,而是不堵車情況下,距離曼谷約一個多小時的夜功府(假如堵車,車程可能變成兩小時起跳,很可怕!)。「夜功府」三個字也許難以聯想位置,沒關係,換句話說是:「距離會收傘的鐵道市場約十分鐘車程」,這樣是不是比較有概念呢?畢竟美功鐵道市場(ตลาดแม่กลอง;Maeklong Railway Market)已經是全球知名景點。相關文章,請點下方連結。

與安帕瓦一起造訪的景點,20公分的距離,追火車實錄:美功鐵道市場(Maeklong Railway Market)

IMG_3086

回曼谷好順路的鹽田咖啡

35號縣道雖不算AH2亞洲公路,卻是特別重要的一條幹道(車流量也好大)。曼谷出發,不管是前往美功安帕瓦(Amphawa)還是丹嫩莎朵(Damnoen Saduak),更南邊的華欣七岩,都要經過這條路。既然路過,就別錯過,回程的時候,順道在路邊停下,喝杯海鹽咖啡,玩玩鹽巴,再繼續堵回曼谷吧。相關文章,請點下方連結。

我們在安帕瓦 (Amphawa) 美好回憶,泰式老靈魂:Ban Mae Arom Homestay
泰國最有氣勢的水上市場,總是人山人海卻已今非昔比:丹嫩莎朵(Damnoen Saduak Floating Market)

IMG_3109

如何前往?

咖啡店就在路邊,你當然可以在搭乘小巴回曼谷的時候,請司機把你在路邊放下來,只是回程又要沿路攔車,是個賭注。再來,你當然也可以從美功火車站附近包雙條車或搭乘摩托車來到這裡,車程十分鐘,不過記得跟司機要電話,這樣回程才可以請司機來接,再把你送回美功。我們這趟是請MoreJoy協助包車事宜,週末去碧武里海邊住一晚幫朋友慶生,剛好將喜歡的景點串聯成雨季限定的生態旅遊,機動性大,這樣最開心。

包車請找MoreJoy:泰國亂玩-別說沒揪粉絲頁

IMG_3061

Salt Lake De Maeklong是棟雙層建築,一進去就是咖啡櫃檯與紀念品販售。

IMG_3105

由於就在縣道邊,有不少人是因為車流量高,就乾脆停下來買咖啡,然後再上車繼續邊堵邊喝。

IMG_3063

鹽業相關商品販售。

IMG_3103

這一包一包的可愛動物,都是自產的食用鹽。

IMG_3064

厲害的來了,一間咖啡店可把店內與戶外鹽田規劃成這麼多區域,這真的超級有心。

IMG_3070

一望無際的鹽田景色

簡單來說,二樓是個能夠賞景且冷氣開放的貴婦專區,一樓則是無冷氣的真槍實彈手做Workshop區域。二樓位置有限,也有許多人移到一樓用餐,店家貼心準備大型電風扇,才不會在雨季感到太過濕熱。

IMG_3102

一樓開放空間望出去,整片鹽田要跑要跳、拍婚紗、踏水、甚至划船都可以,但是不過千萬別讓自己的手機、相機掉下水,鹽田內的雨水好比海水,即使休耕時期,還是有極高比例的鹽分。

IMG_3074

泰國鹽業的生產週期

製鹽業相當「看天吃飯」,通常鹽場最忙碌的季節是陽光普照、雨水極少的一月至三月。七月泰國中部正值雨季,休耕鹽田變成一個一個的天然蓄水池,讓雨水自然累積,水池反射光線,雨季特別適合來賞夕陽(假如運氣好,雲有開的話)。雨季十月開始進入尾聲,十月初,鹽工會進行鹽田開耕的準備,將積水導出,整田。十月底,開放水門,將海水慢慢導入鹽田。十二月中,開始壓田,利用木頭將土壤與海水壓平、壓至緊實。十二月底至隔年一月中,陸續導入清水,做採鹽之前的準備。二月一日,採鹽時節開始,所以要見到用鹽堆成小丘的鹽田,建議二月來最壯觀。

IMG_3088

鹽田與農地一樣需要休耕,雨季正是鹽田休耕的季節。店家還提供粗鹽,讓大家可以現場自行全身去角質(大誤!!!)或挑著鹽扁擔,體驗一下。不過話說回來,Salt Lake De Maeklong的手做Workshop真的有粗鹽去角質體驗,相關活動請上店家的官方臉書。

IMG_3101

牆上有各式鹽結晶樣本。光是能夠了解製鹽過程,這杯咖啡就值得了一切。

IMG_3108

塞了一個鹽巴雪人的二樓空間真的不大,週末更是容易塞滿,我們能坐到落地窗邊的位子,應該是有幸運壽星隨行的原因(手筆愛心)。

IMG_3076

店家一切都好,就是點餐好慢,還會搞錯飲料,到底多茫。

IMG_3079

桌上有兩個立牌,一個介紹手做Workshop,另一個是菜單。開業半年的Salt Lake De Maeklong客群以泰國人為主,立牌介紹與菜單都是全泰文。但我相信多點觀光客湧入之後,店家會進化到英文介紹,甚至再追加個中文版。

IMG_3080

海鹽焦糖瑪奇朵必須點

只點了兩種飲料,一個是海鹽焦糖瑪奇朵,另一個是沒加鹽的蝶豆花牛奶(因為拍照好美 XDXDXD)

IMG_3082

美功鯖魚必須點

加入歪頭鯖魚的飯類必須點。鯖魚正是美功名產,並直接冠名美功鯖魚(ปลาทูแม่กลอง​),讓其他東部府的鯖魚業者情何以堪?說實話,我不喜歡吃鹹鯖魚,刺小又多,但是來到產地,鯖魚不能不吃(觀光客模式上身)。如果你認真逛過鐵道市場,而不是只有看完火車就趕行程的話,會發現十個菜市場攤之中,九家都有賣鯖魚,一種不賣不行的節奏。鯖魚裝在如同港式點心的小竹籠子裡,一籠兩隻歪頭交錯的可愛模樣,總能讓人多拍幾張照片,也順勢創造文創商品,像是大抱枕、手機套、購物包之類的。但是真正吃過的人,應該不多。鯖魚是最能代表美功的特色,愛好追求必吃、必買的你,怎能錯過?

IMG_3116

海鹽焦糖瑪奇朵 89銖

真心覺得海鹽焦糖瑪奇朵應該成為泰國星巴克的特飲!一直認為咖啡加鹽巴,更能喝出一種獨特。海鹽焦糖瑪奇朵的層次豐富,變化多端,好有趣啊。第一口先喝到咖啡底部的滿滿焦糖糖漿(廢話!這裡是泰國),再來是咖啡中的鹹味,鹽味不會太鹹,就淡淡的。鹹味與咖啡融合後的溫和香氣,壓抑了苦澀。最後半買半相送的吸到一堆如同星冰樂的碎腰果仁,增加口感,誠意滿滿。

IMG_3119

IMG_3114

加了海鹽的香蕉蜜糖烤吐司,非常普通,可以跳過。

IMG_3125

蝶豆花牛奶 69銖

蝶豆花的各式飲料就是用來拍照的,這杯拍照滿分。

IMG_3126

海鹽蟹肉炒飯 129銖

前面講這麼多這麼長,結果還是沒有點鯖魚,挑了炒飯,是因為蟹肉已經挑出來(真的很懶),直接跟白飯炒在一起,即使如此,我還是吃到了螃蟹殼(哈,是在抱怨)。

IMG_3093

今年是卯起來寫「節慶書」的一年,書本有截稿壓力,部落格產量減少真是無可避免的啦(雙手合十),但還是維持咖啡店的文章數量,因為我就是愛喝咖啡啊。

Salt Lake De Maeklong

營業時間:10:00-18:00,無店休,但是重要國定假日也許會休,一切以官方臉書公告為準。

官方臉書:Salt Lake De Maeklong

特色咖啡相關文章

百銖推廣冷萃咖啡 (Cold Brew):Roots Coffee Roaster @ the COMMONS
天使之城藝術綠洲:曼谷藝術文化中心 (BACC) 與手沖咖啡Gallery Drip Coffee
陶瓷器、藍染織品與咖啡香交揉拼貼,通羅巷弄庭院咖啡:Blue Dye Cafe @ Thong Lo
真的是曼谷!探訪鱷魚頭(Hua Takhe)社區,老街漫遊與河畔貓咖啡:Si Yaek Huatakhe Cafe
曼谷市郊尋找河岸老靈魂,融合木偶劇與咖啡香的河岸風情:藝術家之屋 (Baan Silapin Artist House)
清邁「美」食好健康,有機五色香米飯:Meena Rice Based Cuisine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Scroll to Top
Left Menu Icon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