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年前還是以觀光客身份到泰國旅行的時候,完全不曾將中國城放入旅遊計畫中。整條街滿滿的中文與中式餐館酒樓,這與走在老香港街頭相比,根本大同小異。畢竟來到泰國旅行,就是要吃在地料理,體驗泰式風情啊(攤手)。
當自己的身分從Tourist轉變為Resident之後,開始來到中國城,尋找那熟悉的華人美食,一種家鄉的味道。就好比泰式風味餐吃太多之後,總有想吃故鄉味的渴望。中國城的耀華力路(Yaowarat Road)上,剛好是一個可以讓人吃整條的地方。雖然泰華人的食物料理,在經過好幾世代的變遷,口味也有些許的改變,但是基底的靈魂,還是唯一的那一種味道。
來張好厲害的照片,Photo Credit Goes to WIKI
曼谷中國城是以耀華力路(又稱新馬路;泰文:ถนนเยาวราช,英文拼音:Yaowarat Road)為中心,向南北擴散。包含從河岸,一直到石龍軍路(泰語:ถนน เจริญกรุง,英文拼音:Thanon Charoen Krung)之間所涵蓋的範圍。其中大小巷弄縱橫,俯拾即是的中式靈魂與泰式文化揉合。只因這裡曾是泰國華人的商業貿易中心,並且為舊泰華社區的主要勢力。故農曆新年時更會出現大紅燈籠與紅布條高高掛的景象,噱頭十足。
這範圍當中除了有河岸的昭披耶河交通船(Chao Phraya Express Boat)聯繫,還有地鐵MRT與火車站共構的華藍薘(Hua Lamphong)車站位於耀華力路的最尾端。交通方便,對於觀光客來說,是能輕易抵達的景點。
本篇文章將一次分享中國城的三大景點,讓你從早逛到晚。從河岸的飾品批貨中心:三聘巷市場(Sampeng)開始,一直到耀華力路尾端的泰國寶寺廟:金佛寺(Wat Traimit)。最後也一定要來分享一下與耀華力路(Yaowarat Road)上的中國城美食,尤其是那百吃不厭的亞綠粿汁、T&K Seafood。
交通方式 Part. 1:昭披耶河交通船-N5
搭乘交通船前往,只須從N5 Ratchawongse碼頭下船,出碼頭後直行,遇到兩個Block後右轉即可見到耀華力路。當然,若是這樣直接走到耀華力路就真的可惜了,因為你錯過了藏在7-11巷子內的三聘巷市場(Sampeng),這裡可是批貨客的挖寶之地。交通船相關文章,請點下方連結。
曼谷昭披耶河交通船 (Chao Phraya Express Boat) 攻略,輕鬆玩遍舊城區河岸景點
三聘巷市場(Sampeng)
只要出了N5 Ratchawongse碼頭,沿著這條巷子直行,在你的右手邊就會出現一些飾品與雜貨店。這些店家對我來說,包裝精美的就叫做飾品店,若是以原始樣貌來販售,就是雜貨店。所謂的雜貨店是讓人來批貨的,整批整批的下單購買。在這條路上,你能見很多人都扛著大包小包來搬貨,甚至是開車到店家前面直接取貨,然後打包載走。
當然囉,若你覺得批貨太豪氣,殺價真傷神,只想小小體驗一下巷弄血拼的快感,那就繼續往前走,會開始出現許多店家,直接販售包裝精美的成品。
就像上面兩張照片所呈現的,標價是標價,但是多買個幾條又能再打折之類的。若你說洽都洽週末市集(JJ Market)都不太能殺價了,這裡還給殺嗎?當然可以,這裡不是觀光市集,而是在地人批貨中心,本來就是準備了價格讓你殺。
Sampeng Plaza
當然,聰明如你,一定會開始往右手邊,人山人海的巷子裡面鑽進去,這裡又更多東西可以挖寶。
平日下午,非假日時段的盛況。
雖然有些東西,我真的不知道要買來幹嘛,而且還一次就賣一堆。
買這些可愛的小東西來當伴手禮似乎是不錯的選擇。
不論是項鍊、耳環、女用包、鞋子等小飾品、文具還是毛巾浴巾等家庭用品,在三聘巷周邊巷弄都有批貨商入駐,若要仔細逛完,可是要花個大半天的時間。但是注意一點,這裡可沒有在賣衣服的喔。想要買衣服,還是請你前往寶馬批發市場,或是最方便的洽週末市集(JJ Market)與火車夜市。三聘巷不是一般的觀光市集與夜市,因此營業時間只到下午5點左右,晚上來的話就會撲空。曼谷觀光夜市,相關文章請點下方連結。
昭披耶河西岸的創意市集,曼谷草根味夜市:印地夜市 (INDY Market Dao Khanong)
沿鐵道而建,火車在旁呼嘯而過,曼谷週末復古夜市:暹羅吉普賽市集 (Siam Gypsy Market)
巨型夜市攤家、餐廳與夜店聚落,洽都洽公園正後方:洽都洽綠色市集 (JJ Green)
旅遊書上沒有告訴你的事:週五半夜逛洽都洽,比白天逛起來還要有趣:洽都洽夜市 (Chatuchak Friday Night Market)
處處皆有中國風情,甚至連盤谷銀行,都有龍在招牌上面飛,恩,一種飛龍在天的概念。
三聘巷與耀華力路為平行的兩條路,從當中的巷弄往左轉後直走,就能接到耀華力路。
農曆新年期間的耀華力路,處處張燈結綵,好不熱鬧。
在泰國,不論是曼谷還是外府(例如MBK的某一層樓),那些金子店,也就是金行,一定都會有中文招牌。代表這些店家都是華人後代,華人最喜歡黃金,買賣金飾也順理成章成為了一種家族企業。這個道理,在滿滿華人靈魂的中國城當然也成立。耀華力路這一條不算長的單行道馬路,節比鱗次的金子店家一家一家的開著,故又被稱為『黃金街』。
另外一個特色就是到處都在賣魚翅,且直接將魚翅販售寫上了酒樓的招牌。
金佛寺(Wat Traimit)
沿著耀華力路繼續往西走,就能見到金佛寺。這個金光閃閃的泰式尖塔寺廟,位置在耀華力路的起頭,就如同中國城的地標一般。若從MRT站Hua Lamphong走過來,僅僅7分鐘即可抵達,位置好找又簡單。
泰國三大國寶級寺廟都在曼谷,分別是玉佛寺,臥佛寺與金光閃閃又瑞氣千條的金佛寺,裡面供奉著世界最大的金佛像。
泰國的各大經典廟宇皆有其含義,而金佛寺所代表的是『財富』,在地人要求財富與福祿,必會想到金佛寺。
金佛寺相傳為三位華人出資興建的寺廟,故又稱為三友寺或三華寺。金佛寺真的是用金碧輝煌來形容,大金佛供奉在四樓,而二,三樓為小博物館,介紹中國城與大金佛的歷史,也值得一探究竟。歷史上可考證的大金佛資料,可追溯至拉瑪三世在位期間(西元1824-1852年),曾經供奉於曼谷的帕耶該寺(Wat Phraya Krai)。在該寺內供奉時,金佛身外還是被水泥所封住,沒人發現內部是純金打造,且當時寺廟已經久斷香火,破舊不堪,故金佛鑄造的時間與地點的史料根本無從查起。但以佛像的造型與藝術設計的特點來看,這尊金佛與素可泰時期的風格相符合,為素可泰佛教藝術的巔峰之作。
素可泰神佛像的特色,根據參考資料與文獻,列出了以下8點,讓大家可以跟著照片一起服用。1. 臉型呈現卵圓形。2. 佛頂的髮髻螺旋為順時針向。3. 頂光呈現火焰狀。4. 眉毛如同彎月,並匯合於鼻梁處。5. 鼻梁高聳,鼻尖下鉤。6. 嘴脣細長,並且微微帶著笑意。(仔細看,佛是微笑的喔~)7. 身披袈裟,僧衣搭於左肩之上,開垂至臍部,折皺邊角處呈現蜈蚣牙鉗狀。8. 佛像必置於基座之上。
自佛曆1257年到1436年,素可泰建立的時期為泰國最強盛與風光的時刻,維持了兩百多年,之後再經歷所謂的大城王朝、吞武里王朝,然後至目前的泰國王朝。
傳說中,當神佛是行走的狀態時,法力就最強大。
交通方式 Part. 2:MRT與火車站共構的華藍薘(Hua Lamphong)車站
前往中國城的第二種方法,是搭乘MRT前往。只需要從Hua Lamphong1號出口出站後,順著指標走,就能抵達耀華力路上的金佛寺,也就正式進入曼谷中國城的範圍,約莫7分鐘可抵達。
1號出口出站,對面就是Hua Lamphong火車站。
順著指標走。
過馬路往Centra Hotel方向走去。
一路上都有指標看板寫著金佛寺(Wat Traimit)。
到了Central Hotel前方,順著指標右轉,再左轉,就能見到金色高聳的金佛寺塔尖。
傍晚入夜前的金佛寺,背面還有晚霞餘光。金佛寺面向東方,最美麗且值得拍照的時段就是上午,約莫上午7點左右,太陽光會直接射入金佛殿,這是最美麗的時刻。
崇聖牌樓
一樣是位於中國城耀華力路的起頭,金佛寺的斜對面,有個雕龍畫棟的華麗中式牌樓,稱為崇聖牌樓(泰語:ซุ้มประตูเฉลิมพระเกียรติ ๖ รอบพระชนมพรรษา),也是中國城的重要地標。此為泰國的華僑各姓氏宗親總會籌劃,於龍年送給現任拉瑪九世泰皇的72歲生日賀禮。上面的匾額寫著『聖壽無疆』,為拉瑪九世的女兒詩琳通公主以簡體漢字書寫,共用99銖重的純黃金片精貼而成。
百年歷史的天華中醫醫院,一進門就會先見到氣勢磅礡又親切的觀音亭。
華燈初上的中國城。
車水馬龍、人聲鼎沸,周遭語言除了泰語、華語外,有時還能聽到閩南話,親切感十足啊。
耀華力路上的水果攤,講中文都通。
糖炒栗子攤位可是一攤接著一攤。
T&K Seafood
說到中國城海鮮,就不得不說這間綠色的T&K了,這可是每本旅遊書通通都介紹的經典老店。位於蘇成興大金行正對面的巷口處(成發興大金行正下方)的T&K ,清一色的綠色風情,有綠招牌、綠桌椅、綠制服,辨識度極高,從傍晚開店之後就是滿滿的用餐人潮。
用餐時間的客人只能說是搶食來形容,經濟實惠,雖然價格有調漲,但還是划算。且菜單標示明確,都有照片甚至中文菜名。若是周末來,是根本沒辦法放鬆心情用餐的。因為你的前後左右都是等座位的人,虎視眈眈的看著你吃飯,就為了你的位子,因此建議平日時間來,人潮較少。
當然囉,用餐人多,翻桌速度快,也就代表海鮮夠新鮮啦。推一下~
8點之後的耀華力路,兩旁都是攤販,根本是個小型美食夜市一般,讓你吃整條。
林真香總店
這個不用多說,中國城最佳伴手禮,進去買就對了。推薦芝麻腰果、豬肉條,魷魚乾。
亞綠粿汁 @ 耀華力路11巷口
耀華力路11巷口的豬雜湯,用中文寫著亞綠粿汁四個字,非常醒目好找。粿汁,又稱粿雜(泰文叫做:ก๋วยจั๊บ),屬於潮州華人的美食之一。粿雜的靈魂在於湯頭,與當中豬肉內臟食材。這間所主打的是超濃厚黑楜椒嗆辣白湯底,配上白嫩順口帶有厚度的嫩粿片,及滿滿的豬內臟與燒肉。若是不喜歡內臟的人,可以選擇只加瘦肉與燒肉就好,這樣滿滿一碗只要40B,依然是間各大旅遊書籍都會下註解推薦的的曼谷美食。
在溫度高於30度的曼谷夜晚來一碗,包準你身體香汗狂滴,嘴裡意猶未盡。
普通Size一碗40B,大碗的50B。
帶有厚度的嫩粿片,為潮州人的主食之一,就是比較厚且捲在一起的粿條啦。這湯頭真的有更猛的,超濃烈黑胡椒一定會將汗水逼出來,雖然口味稍嫌重了些,但是當作曼谷風味餐來享用也不賴。
6B 沙嗲 @ 耀華力路11巷內
在同條巷子當中,會看到一小攤完全不起眼的沙嗲攤販,這樣火烤美味每串只要6B,不吃嗎?
對了,旁邊的火烤吐司也只要5B。
沙嗲的精華是醬料,當然泰國的醬料已經變的很泰式,與馬來西亞的沙嗲醬料相比,更多了些許特別的甜味,一樣好吃。
聊完了這些旅遊書上點名的美食梗,但真正讓我意猶未盡的,是這完全沒有被提到的粉紅色小攤子。賣的是芋頭飯與潮州式薄餅,及魯汁涼拌河粉,地點在中國城公車站牌前。
每天賣完為止,通常入夜之後就會收攤了。
下方是白色的河粉,配上入味的魯肉與豆腐,湯底則是稍微帶有甜味的魯汁湯頭,這根本是台式滷味拼盤無誤,只是甜味增加了些。
除了中國城外,其他地方吃不到的芋頭飯。而這就是讓我來到中國城的原因,尋找難忘的好滋味。曼谷中國城保留著一種未過度開發的懷舊情懷,並包含曼谷飛快進步的新浪潮風格。當中泰文化混合,激盪出的跨世代創意。在日漸國際化的曼谷,中國城絕對是一個能讓人放慢腳步,用心靈與味蕾品味舊曼谷的好地方。
曼谷經典廟宇
最快進入舊城區的方式:空盛桑運河交通船 (Khlong Saen Saep Express Boat) 前往金山寺與CNN推薦鬼門炒麵
一等一級泰國皇家寺院,曼谷佔地最廣的寺廟:臥佛寺,又稱菩提寺 (Wat Pho)
整修中的黎明寺 (鄭王廟 Wat Arun) 一遊,百年遺產蛻變過程 (2015年2月主塔封閉,已於2017年8月重新開放)
兩種交通方法前往曼谷中國城。飾品批貨三聘巷市場 (Sampeng Market) 與金佛寺 (Wat Traimit)
十三世紀素可泰佛像遺址素泰寺 (Wat Suthat) ,地標大鞦韆 (Sao Chingcha) 與排隊吐司老字號Mont Nomsod
考山路入口處的泰國皇家寺廟:又名勝利寺的查那松康寺 (Wat Chana Songkhram)
考山路旁,設有泰皇行宮的皇家寺院:僧王寺 (Wat Bowonniwet Vihara)
隱身舊城區巷弄,泰皇拉瑪五世的寺廟建築傑作之一。哥德風格混血泰寺廟:拉查波比托寺 (Wat Ratchabophit)
四種硬幣上的泰國寺廟,義大利進口純白大理石打造,5฿硬幣佛寺:大理石寺 (Marble Temple)
香火鼎盛三寶公寺(Wat Kalayanamitr),河岸商場Yod Piman Riverwalk與花市Pak Khlong Talat
原來舊城區是座小島:鐘聲敲越響代表名聲越亮的金鐘寺(Wat Rakhang)與在地Wang Lang市集
曼谷水燈節活動:昭披耶河盛大舉辦河流盛典 (River Festival) 與佩雲寺 (Wat Prayoon) 蠟燭水燈
泰皇拉瑪三世寺廟系列,第一座向中國風格意象致敬,泰國皇家寺院:拉差翁寺 (Wat Ratcha Orasaram)
別再稱鬼妻廟了,這裡可一點都不陰:馬哈布寺 (Wat Mahabut) 與娜娜祭壇 (Mae Nak Shrine)
河岸舊城區
泰式Fusion海鮮餐廳與河景酒吧,面對鄭王廟的精品酒店:Sala Rattanakosin
半島酒店河畔綠洲泰式餐廳:THIPTARA @ The Peninsula Bangkok
粵式早午餐,港點與紅白酒喝到飽:中茗閣The China House @ Mandarin Oriental Bangkok
河畔倉庫改建,泰式料理與咖啡香拼湊的藝文空間:The Never Ending Summer @ Jam Factory
臥佛寺斜對面,藍色系創意碟豆花拿鐵:Blue Whale Cafe
臥佛寺斜對面,黃色系創意芒果冰果室:Make Me Mango
面對著普拉蘇門堡,來杯仙氣盎然的蓮花拿鐵:Latte Bua
文華東方酒店,米其林三顆星加持法式餐廳:Le Normandie @ Mandarin Oriental Bangkok
大皇宮區商場聚落:瑪哈拉碼頭文青市集 (Tha Maharaj) ,40年泰式海鮮Savoey河岸店
法政大學校區美食,月亮碼頭特色餐廳:Rotee Mataba Tha Phra Chan
舊城區特色住宿
復古風格泰式膠囊旅館,舊城區創意青旅:Once Again Hostel (再度旅舍)
河岸祕密花園,曼谷小運河畔九房小酒店:Siamotif Boutique Hotel (塞摩迪夫精品酒店)
跟著電影去旅行:『下一站說愛你』,昭批耶河東岸七房民宿:Loy La Long Hotel
慵懶的住在鄭王廟正對面,舊城昭批耶河畔六房精品酒店:阿郎公寓酒店(Arun Residence)
來去半島酒店住一晚,昭批耶河岸西岸經典五星,果然名不虛傳:The Peninsula Bangkok Hotel
文創藝術展覽館
考山路旁,泰國最美麗的圖書館:曼谷市立圖書館 (Bangkok City Library)
文創聚焦石龍軍路,二戰倉庫銳變創意聚落:Warehouse 30 (Creative Community Complex)
TCDC回來了!泰國創意設計中心進駐石龍軍路,舊郵政總局大樓成為創意培育中心
考山路週邊,河岸老宅改建互動式博物館:邦蘭鋪博物館 (Banglampoo Museum)
數位科技講述老曼谷的輝煌歲月:拉塔納科辛展覽館(Nitasrattanakosin Exhibition Hall)
拜訪泰絲大王的拼貼豪宅,提供中文導覽:金湯普森博物館 (Jim Thompson House & Museum)
運河倉庫改頭換面,將藝廊、展演空間與咖啡館拉在同一個屋簷下:YELO House
另類博物館,蝙蝠俠與超級英雄系列玩具大集合:蝙蝠俠博物館 (Batcat Museum & Toys Thailand)
告訴你如何第一次玩拍3D照片就上手:殺底片好去處,Art In Paradise Bangkok (曼谷3D美術館)
BACC (曼谷藝術文化中心) 創意冰品IceDEA:阿嬤的假牙檸檬水
東南亞唯一的MOCA:曼谷當代藝術博物館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(MOCA Bangkok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