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說『空盛桑運河交通船搭乘攻略』是一把進入舊城區的鑰駛,那接下來要分享舊城所見所聞,當然,包含那些必走必看必吃的景點,也要一併奉上。因此,這篇介紹素泰寺的文章就成為了舊城區攻略第二篇,包含一個充滿歷史文化與靈魂的一等皇家認證寺廟,一個曼谷的紅色地標,及蜜糖土司的祖先級甜點:Mont Nomsod吐司。

最快進入舊城區的方式:空盛桑運河交通船 (Khlong Saen Saep Express Boat) 前往金山寺與CNN推薦鬼門炒麵

紅色鞦韆大有來頭,21公尺高度可是比大部分的舊城區四層樓平房還要高,加上過去的盪鞦韆歷史,使得紅色鞦韆成為曼谷的地標無誤。舉個例子吧,像泰旅局與泰國KTB銀行合作推出的Debit Card上,把曼谷的所有知名景點通通放了進去,在這代表皇家田廣場的綠色草地上,中央紅色鞦韆,與玉佛寺的金色佛塔、鄭王廟並列其上。

紅色大鞦韆的泰文稱做:เสาชิงช้า,英文發音為:Sao Ching Cha,這也是Google Map上面所標示的英文名稱。而接下來,再注意一個Google Map上面的小地方,如下圖,在英文名稱前面有個印文Om的標誌,這就是地圖裡面的『印度教寺廟』標示。

沒錯,紅色鞦韆是從印度教遺址所流傳下來的。相傳在1784年,當時的泰皇拉瑪一世下令修建此紅色鞦韆,立於曼谷的Devasathan shrine(波羅僧廟)之前,而這鞦韆在當時的濕婆神祭典所使用,根據資料似乎是數人上鞦韆去來回盪著,取奪掛在空中的信物,成為祭典當天的高潮。這座波羅僧廟的位置,雖然有過都市計畫變遷,但依然在這大鞦韆圓環上,蘇泰寺斜對面,是目前婆羅門教在泰國的宗教中心。踏入波羅僧廟,你會覺得踏進了印度教的世界當中,所有聽過的印度教神祇,不論是四面佛、象神還是拉胡神,這廟裡面通通有,且廟內的裝修與保養得宜,已成為舊城區的經典廟宇之一。

故事繼續,盪鞦韆祭典的危險度太高,加上鞦韆架被雷擊損毀,後來被泰皇明文禁止。這兩百二十幾年來,大鞦韆經過斷斷續續的整修與重建,加上曼谷舊城地下瓦斯管線的重整,使得鞦韆重新調整位置到現在的小圓環之上。巨大又醒目的她,經過了兩百多年的世代交替,稱她為曼谷地標,不意外。

就算現在的大鞦韆只是空蕩蕩的立在安全島圓環上,配上藍色天空的她依然耀眼。

素泰寺全名Wat Suthat Thep Wararam ,泰文:วัดสุทัศนเทพวราราม,帶有一等國家寺院的意思。寺院使建於西元1807年,在拉瑪一世在位時開始興建,直到拉瑪三世在位時的1847才完工。位於大鞦韆正前方的素泰寺,僅有一個小小的廟門,但跨進去之後,就是全然不同的另外一個世界。

這篇文章所用的照片,分別是兩次不同時間拜訪時所拍。因是曼谷重要寺院,故廟方的祈福活動頻繁。泰皇生日當天前來,遇到住持為泰皇祈福的祝禱會。在新年前一天造訪,因泰國人習慣在新年其間至廟裡祈福,祈求新的一年順利,所以這間香火鼎甚的廟宇,當然是人山人海。

這間寺院非常方正,這在泰國寺院中其實不常見,可得知當時的泰皇已經開始受到很深的西方留學文化影響,在泰國寺廟的建築上,也能見到其影子。此外,第二個特別的地方在於佛殿外圍,可見28座中國式的佛塔圍繞成一圈,代表28尊佛從人界誕生(WIKI說的),這樣的涵意也太奧妙,但我是覺得有點除了西化影響,也當然受到中國的影響,畢竟泰國至古以來都長期與中國保持經濟上的良好關係與往來,這也是寺院可見關公、石獅子石像等原因。因為這些都是從明代就開始流傳,拿來壓船倉底的。

第三,就是這間寺院的地板,光滑的大理石,在陽光的反射下,讓寺廟在白天不同光線折射下的倒影完全不同,值得觀察與玩味一番。

接著把頭往上抬,你會發現泰皇下令建設的廟,都一定要有金光閃閃的梗,更何況這是一等皇家寺院,所以除了金光閃閃,還有寶石炫富XD

在兩個屋簷下,分別雕刻了兩個不同的印度教神祇,綠色神為因陀羅(Indra)位於他的坐騎三頭白象之上,這也就是三頭象神Erawan。因陀羅在印度教當中,為眾神之領袖,天氣與戰爭之神。

接著要拜訪主殿內的七百年佛像Phra Sri Sakyamuni。

素可泰時期的坐佛像Phra Sri Sakyamuni,泰文พระศรีศากยมุนี,長久以來都供奉在素可泰府,一直到泰皇五世的朱拉隆功大帝在位期間,將佛像請入了曼谷,供奉在素泰寺的大殿當中,之後每一屆泰皇都一定會到此廟參拜,可見其廟宇在泰國的歷史地位。

這是新年其間的祈福會,在31號晚上,這裡擠滿了信眾與住持們一同誦經,並且在自己的頭上綁上一條白線,與半空中的白色絲線綁在一起,而這白絲線最終端會連到佛像的身上,感覺是一種有形無形的超強力誦經跨年祈福會。

不要小看這樣的活動,每年都會有非常多人參加這樣的跨年祈福,而且越知名的廟宇,就越要來搶大廳的位置,照片這些人根本就是中午就來佔位子,比看煙火的還要熱血,打從心底佩服泰國人的神佛信仰啊(雙手合十)。

很喜歡素泰寺的整個神佛氛圍,這間大殿是能夠坐在裡面,提供許多座位與書籍,歡迎大家坐下來好好的體驗百年佛寺的真正味道。讓大眾方便在廟內找到位置坐下來,慢下你的腳步,思考下一步。

另一個值得一看的地方在於大殿牆上。這些百年壁畫,雖然已經斑駁,但是歷史洪流的味道與百年佛像的素可泰工藝,可真是新建的廟宇所無法取代的那一種味道。

大殿的正後方,在坐佛像Phra Sri Sakyamuni後的主門是打開的,這三層的蓮花座雕功之細膩,看仔細啊!

大殿的正後方,完全是個四方對正的建築設計。

風調雨順。

當你走完廟,拍完照,就是吃點心的時間了。就在距離素泰寺只要5分鐘腳程的地方,有一間幾乎隨時客滿的泰國經典祖師級吐司專賣:Mont Nomsod老店就位於這裡,這間店是Mont Nomsod連鎖店的第一店址。既然都到了舊城區,那就來吃個甜到心頭的蜜糖土司吧。

這其實是間麵包店的放大版,裡面除了有蜜糖土司與飲料外,還有麵包與蛋糕可以外帶回家吃。

出了素泰寺,順著馬路直走,當右手邊過了City Hall一點點,就會在左手旁見到店面了。

不要驚訝,因為我們每次去吃,每一次都是人滿為患。所以建議:先找到位子,再去點餐。畢竟是吃吐司點心的店,現點現做的流水線,菜單一目了然,用手比來比去就能直接點餐,所以翻桌率很快,這跟吃After You是完全不一樣的。基本上等個10分鐘就會有位子了。

這張照片拍攝於泰皇生日當天,又是在舊城區,幾乎所有曼谷人都很有默契的穿上黃色的Dresscode,並不是只有穿黃色才能進來吃啦。

至於要怎麼點呢?點兩個真的太客氣了。

要這樣點!!!!!!

一片吐司20B,像這樣點滿一桌也才100B,私心推薦正中央的吐司方塊沾綠Kaya醬,與馬來西亞的味道完全不同,奶味更重。至於吐司的口味,個人最愛牛油砂糖,只要吃一口,就能體會何謂自甘墮落的快感。牛油本身就有甜度與香氣,但咬入口的砂糖,除了讓牛油更香外,還有提升口感的之效,愛死了。至於飲料的話,因甜度無法改變,每杯都是入心的甜,可以嘗試一下自己的甜度底線這樣。

​曼谷經典廟宇

最快進入舊城區的方式:空盛桑運河交通船 (Khlong Saen Saep Express Boat) 前往金山寺與CNN推薦鬼門炒麵
一等一級泰國皇家寺院,曼谷佔地最廣的寺廟:臥佛寺,又稱菩提寺 (Wat Pho)
整修中的黎明寺 (鄭王廟 Wat Arun) 一遊,百年遺產蛻變過程 (2015年2月主塔封閉,已於2017年8月重新開放)
兩種交通方法前往曼谷中國城。飾品批貨三聘巷市場 (Sampeng Market) 與金佛寺 (Wat Traimit)
十三世紀素可泰佛像遺址素泰寺 (Wat Suthat) ,地標大鞦韆 (Sao Chingcha) 與排隊吐司老字號Mont Nomsod
考山路入口處的泰國皇家寺廟:又名勝利寺的查那松康寺 (Wat Chana Songkhram)
考山路旁,設有泰皇行宮的皇家寺院:僧王寺 (Wat Bowonniwet Vihara)
隱身舊城區巷弄,泰皇拉瑪五世的寺廟建築傑作之一。哥德風格混血泰寺廟:拉查波比托寺 (Wat Ratchabophit)
四種硬幣上的泰國寺廟,義大利進口純白大理石打造,5฿硬幣佛寺:大理石寺 (Marble Temple)
香火鼎盛三寶公寺(Wat Kalayanamitr),河岸商場Yod Piman Riverwalk與花市Pak Khlong Talat
原來舊城區是座小島:鐘聲敲越響代表名聲越亮的金鐘寺(Wat Rakhang)與在地Wang Lang市集
曼谷水燈節活動:昭披耶河盛大舉辦河流盛典 (River Festival) ​與佩雲寺 (Wat Prayoon) 蠟燭水燈
泰皇拉瑪三世寺廟系列,第一座向中國風格意象致敬,泰國皇家寺院:拉差翁寺 (Wat Ratcha Orasaram)
別再稱鬼妻廟了,這裡可一點都不陰:馬哈布寺 (Wat Mahabut) 與娜娜祭壇 (Mae Nak Shrine)

​河岸舊城區

泰式Fusion海鮮餐廳與河景酒吧,面對鄭王廟的精品酒店:Sala Rattanakosin
半島酒店河畔綠洲泰式餐廳:THIPTARA @ The Peninsula Bangkok
粵式早午餐,港點與紅白酒喝到飽:中茗閣The China House @ Mandarin Oriental Bangkok
河畔倉庫改建,泰式料理與咖啡香拼湊的藝文空間:The Never Ending Summer @ Jam Factory
臥佛寺斜對面,藍色系創意碟豆花拿鐵:Blue Whale Cafe
臥佛寺斜對面,黃色系創意芒果冰果室:Make Me Mango
面對著普拉蘇門堡,來杯仙氣盎然的蓮花拿鐵:Latte Bua
文華東方酒店,米其林三顆星加持法式餐廳:Le Normandie @ Mandarin Oriental Bangkok
大皇宮區商場聚落:瑪哈拉碼頭文青市集 (Tha Maharaj) ,40年泰式海鮮Savoey河岸店
法政大學校區美食,月亮碼頭特色餐廳:Rotee Mataba Tha Phra Chan

舊城區特色住宿

復古風格泰式膠囊旅館,舊城區創意青旅:Once Again Hostel (再度旅舍)
河岸祕密花園,曼谷小運河畔九房小酒店:Siamotif Boutique Hotel (塞摩迪夫精品酒店)
跟著電影去旅行:『下一站說愛你』,昭批耶河東岸七房民宿:Loy La Long Hotel
慵懶的住在鄭王廟正對面,舊城昭批耶河畔六房精品酒店:阿郎公寓酒店(Arun Residence)
來去半島酒店住一晚,昭批耶河岸西岸經典五星,果然名不虛傳:The Peninsula Bangkok Hotel

文創藝術展覽館

考山路旁,泰國最美麗的圖書館:曼谷市立圖書館 (Bangkok City Library)
文創聚焦石龍軍路,二戰倉庫銳變創意聚落:Warehouse 30 (Creative Community Complex)
TCDC回來了!泰國創意設計中心進駐​石龍軍路,舊郵政總局大樓成為創意培育中心
考山路週邊,河岸老宅改建互動式博物館:邦蘭鋪博物館 (Banglampoo Museum)
數位科技講述老曼谷的輝煌歲月:拉塔納科辛展覽館(Nitasrattanakosin Exhibition Hall)
拜訪泰絲大王的拼貼豪宅,提供中文導覽:金湯普森博物館 (Jim Thompson House & Museum)
運河倉庫改頭換面,將藝廊、展演空間與咖啡館拉在同一個屋簷下:YELO House
另類博物館,蝙蝠俠與超級英雄系列玩具大集合:蝙蝠俠博物館 (Batcat Museum & Toys Thailand)
告訴你如何第一次玩拍3D照片就上手:殺底片好去處,Art In Paradise Bangkok (曼谷3D美術館)
BACC (曼谷藝術文化中心) 創意冰品IceDEA:阿嬤的假牙檸檬水
東南亞唯一的MOCA:曼谷當代藝術博物館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(MOCA Bangkok)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Scroll to Top
Left Menu Icon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