讓旅人駐足的世界級建築,有不少皆在其內外設計刷上一抹純白,成就跨越世代的文化遺產。享譽國際的普立茲克建築獎大師推動白派建築浪潮,白色才是最適合大自然的建築色彩。白色象徵純潔無瑕,是靜謐避世也與未來感共存,看似簡約卻一點都不簡單。

白派建築

白色是人們嚮往的顏色。曾經站上趨勢頂峰的流行顏色一個個消失,唯有白色,讓人死心踏地。旅人來回駐足的世界級建築,有不少皆在其內外設計刷上一抹純白,成就跨越語言、穿越世代的文化遺產,雋永長存。白色象徵純潔無瑕,是靜謐避世也與未來感共存,看似簡約卻一點都不簡單。

白派建築

白色是永恆美麗的浪漫

因著對妻子的愛,蒙兀兒帝國的第五代皇帝沙賈汗建造了泰姬瑪哈陵(Taj Mahal),以白色大理石打造象徵天堂的居所。泰姬瑪哈陵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,是旅人探索印度的心願清單,被世人公認為最完美無瑕的建築之一。

她的美,令人百看無厭。

去過印度三次,最近一趟是2019年10月,世界疫情爆發的前3個月。當時下定決心要把泰姬瑪哈陵「看個夠」,鐵了心在其所在城市,阿格拉(Agra)停留三天兩夜,只為在每日不同時段、不同角度、不同遠近的地點欣賞建築奇蹟。白色大理石伴隨光影轉變,日出日落、陰晴圓缺,她像畫布一樣,折射出細緻的色調變化,尤其日出前的微亮天光,更顯粉潤動人。

建築體彷彿頓時充滿情緒,泰姬瑪哈陵的白色是永恆美麗的浪漫。

白派建築

白派建築

白色是溫暖包覆文化璀璨

初訪巴黎的旅人,總是會登上凱旋門(Arc de Triomphe)看風景,我也不例外。往西郊眺望,會見到一片摩天高樓大廈的建築林立,中間有個像是畫框的白色建築體。這一區叫做拉德芳斯區(La Défense),我是第三次來巴黎,才探索到這個象徵新巴黎的區域。1989年完工的拉德芳斯大拱門(La Grande Arche de la Défense),是丹麥建築師約翰奧托馮施普雷克爾森(Johan Otto von Spreckelsen)的傑作,也叫新凱旋門。

新凱旋門位在巴黎歷史軸線(Axe Historique)末端,它與艾菲爾鐵塔並列,皆是法國最具有影響力的當代建築。從凱旋門到新凱旋門,穿越香榭麗舍大道到羅浮宮前的路易十四雕像,與貝聿銘設計的透明金字塔,全都在一條中軸線上,歷史軸線是巴黎的現代發展史。潔白無暇的「門」,其實是個畫框,大小與盧浮宮正中的方形廣場同大。

畫框伴隨光影變化,魔幻時刻閃耀著金色的美好,新凱旋門的白色,是以溫暖包覆歷史軸線的文化璀璨。

白派建築

白派建築

白派建築

拉德芳斯區是巴黎近郊最具現代化的都會景觀,建立於平台之上,見不到車輛,交通系統包含公路、鐵路,通通藏在地底下。

白色是建築職人的堅持

白色建築,總是令人聯想到「Less is more」的簡約風格,帶有科幻之感。白色象徵純潔無瑕,是靜謐避世也與未來感共存。

享譽國際的普立茲克建築獎大師也紛紛搭上這股白色浪潮,美國建築白派(The Whites)巨擘理查邁爾(Richard Meier)在1984獲頒普立茲克建築獎時說過,「白色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顏色。在它裡面,你可以見到彩虹的所有色彩。白色的白,在於它永遠不只是白;它總是因著光線轉換而一直改變,包含天空,雲朵,太陽和月亮。」

執業超過半世紀,現年83歲的建築大師已完成三百多件作品,也幾乎都是白派。理查邁爾的建築是沒有過度表情,也沒有過度裝飾的,光影控制成為他設計元素裡的主軸,將現代主義的精神推到極致。像是亞特蘭大高等藝術館(High Museum of Art)、巴塞隆納當代藝術館(Barcelona Art Museum)已成為白色建築美學教科書,到這些城市旅行時總會安排個一天、半日,到大師級的景點走走。

從撼動人類發展史的世界文化遺產,到具影響力的當代建築,我們知道,曾經流行的顏色一個個消失,唯有白色成為經典,甚至發展出派系為其死心踏地。法蘭克洛伊萊特(Frank Lloyd Wright)於1959年開幕的紐約古根漢姆美術館(Guggenheim Museum),證明白色可以前衛,可以天馬行空。有人說圓型結構像甜筒,我覺得像杯子蛋糕,天空就是最誘人的甜點主角。

札哈哈蒂(Zaha Hadid)擘劃出具未來感的建築。她為亞塞拜然共和國首都巴庫所打造的阿利耶夫文化中心(Heydar Aliyev Center),雪白曲線讓建築變得輕盈,旋轉、堆疊的幾何體在陽光映襯下,就像一顆發光寶石。對札哈哈蒂而言,白色是優雅的奢華品味,與時尚、藝術並行。

光影在建築輪廓盡情揮灑,原來白色才是最適合大自然的建築色。白派浪潮的白色是建築職人的堅持,看似簡約卻絲毫都不簡單。

白色是城市大道的御用顏色

白派浪潮可不僅只於美術館、展覽廳等公共建設,大師們也開始打造個人私領域的白派豪宅。

放眼台灣豪宅市場,盡是富麗堂皇語彙的宮殿寓所,具有未來感的現代主義極簡風格絕非主流。白派建築大師理查邁爾打破潛規則,先後於信義計畫區、台中七期的精華地段,獻上純白色視覺的高樓豪宅。《琢白》是信義計劃區唯一有普立茲克建築獎光環加持的豪宅,樓高31層,頂樓有101視野的露天泳池,度假感滿溢。純白外觀以大跨度的玻璃帷幕框架串聯俐落線條,室內典雅白色圓柱與大片開窗,放任光影瀟灑自如,理查邁爾拉高台灣豪宅的建築美學視野。

理查邁爾在台灣的第二個作品,是位於台中七期的《白朗峰》,也是台中繼安藤忠雄設計的亞洲現代美術館、伊東豊雄操刀的大都會歌劇院之後,又一個國際級建築大師作品。《白朗峰》有著理查邁爾的招牌純白色外觀,獨特一體兩面南北雙塔結構,成為市政路的全新地標。

三輝玳門

三輝建設與曾領導PTW建築團隊完成北京水立方的建築大師馬克巴特勒(Mark Butler)合作的全新建案《三輝玳門》。採用系統帷幕牆面,外露橫樑退縮隱藏,面寬如白色柵格堆疊。側面巧妙以新日鐵制震器作為裸露裝飾,設計暗藏新凱旋門意象,讓建築體看起來更為輕盈,與世界白派建築並駕齊驅。

無論是理查邁爾位於信義計畫區的《琢白》、台中市政路《白朗峰》,還是馬克巴特勒的《三輝玳門》,都是落腳於城市發展重要之地的新世代建築,將白色浪潮無違和地帶入現代地景,白色是城市大道的御用顏色。

7 thoughts on “從旅人駐足的世界遺產,到建築巨擘死心踏地的白派浪潮,白色簡約卻不簡單”

  1. 白色真的是適合大自然的建築色,玳門簡約低調,卻又帶出高雅的感覺

  2. 白色真的是適合大自然的建築色,玳門簡約低調,卻又帶出高雅的感覺

  3. 白派建築在城市中,特別顯眼和舒服,好像要也住進這種豪宅喔~~

  4. 之前去泰國就對泰姬瑪哈陵的白色建築印象深刻,沒想到在板橋就有這樣概念的白派建築!

  5. 白色建築在都市裡真的有放鬆的感覺,要不是疫情,真想到現場看看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Scroll to Top
Left Menu Icon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