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溯至西元九世紀,隨著高棉帝國(อาณาจักรเขมร;Khmer Empire,802~1431)日漸強盛,疆域範圍達頂峰,面積含括普吉島以北的中南半島區域。時至今日,泰國境內保存五十八處高棉遺址(Angkorian Sites),東北區就包辦四十五座。規模最大、歷史軸上最重要兩座,分別是武里南府的帕儂藍(Phanom Rung Historical Park)與呵叻府的披邁歷史公園(Phimai Historical Park),已列入世界遺產暫定名單(UNESCO Tentative List)之列。
高棉帝國大道的起點
時間來到十一世紀,帝國修築高棉大道(Ancient Khmer Highway;The Dharmasala Route),方便北邊城市跨越叢林山脈進入吳哥(Angkor),大道起點正是披邁。道路長達兩百多公里,散落十七個驛站、醫院與寺廟,筆直串連成線,終點直指吳哥城。旅行時空拍機Spark隨身,可見神廟筆直與道路連成一直線,這是千年前的帝國大道起點。
借用維基百科地圖。十一世紀昭批耶河流域勢力擴張,與北邊青綠色區域的哈利奔猜王國(อาณาจักรหริภุญชัย;Hariphunchai,663~1292)蠶食高棉疆域。哈利奔猜王國都城位於現今的南奔(Lamphun),泰北最古老的城市,相關文章請點下方連結。
哈利奔猜之城南奔(Lamphun)一日遊:丁酉年走訪雞生肖佛塔、龍眼城必吃龍眼麵
吳哥被大城王國所滅
三百年之後的大城王國(อาณาจักรอยุธยา;Kingdom of Ayutthaya,1351~1767)強勢崛起,西元1430年經由帝國大道入侵吳哥,圍城七月,最終滅城,大肆破壞建築與灌溉設施,掠奪財寶、俘虜人才回到王國境內。王室被迫搬離,首都遷至現今的金邊(Phnom Penh)。吳哥被滅,曾經熙攘往來的帝國大道也淹沒於荒煙蔓草之中。
古高棉大道:完整記錄文章
中南半島歷史就是一個大Karma(因果報應)
時間又過了三百年,緬甸貢榜王朝(ราชวงศ์คองบอง;Konbaung Dynasty,1752-1885)在1767年入侵大城,焚燒皇城、砍下佛頭、掠奪財富,並將藝術家、音樂家、工匠、學者等萬人俘虜挾持回緬甸。這是為何能曼德勒見到吳哥銅製雕像,已有千年歷史,是當年大城王朝滅城時的戰利品。相關文章,請點下方連結。
為佛祖的形象貼金箔,見證緬甸最神聖佛像:國寶瑪哈穆尼佛寺(Mahamuni Buddha Temple)
大道的十七站點,泰國境內八處遺址已被發掘出來,其中包含未坐落於大道主線,卻屬重要神廟的帕儂藍歷史公園(อุทยานประวัติศาสตร์พนมรุ้ง;Phanom Rung Historical Park),為泰國境內規模最大的高棉遺址。位於死火山頂的帕儂藍,面對正東方,中軸線上十五道門串聯成線,每年僅四次機會能夠見到太陽從十五道門當中穿過的奇景,符合印度教的太陽崇拜。回頭看2014年的帕儂藍文章,贅字廢話不少,不過也都反映當時心情。相關文章,請點下方連結。
吳哥窟同時期的高棉遺址:帕儂藍歷史公園(Phanom Rung Historical Park)
高棉風格披邁小鎮
歷史公園位於同名小鎮披邁(พิมาย;Phimai)縣城中央,離呵叻府市區六十二公里,小鎮繁榮且交通方便,適合安排半日悠閒造訪。護城河環繞城市,只是沒有很直罷了。城北、西與南邊保存古城牆遺址,算一算至少千年。披邁發音從高棉石刻文字「Vimayapura」而來,「Pura」代表城市,「Vimaya」久而久之成了披邁。城內瀰漫濃濃高棉意象,從模仿紅砂岩建築的加油休息站與披邁醫院,到披邁地方法院的含苞蓮花尖頂,甚至路燈、招牌都很不一樣。這是泰國人對高棉文化的想像,搭車進城前睜大雙眼,看看周邊建築,其他區域見不到的。
東北小旅行
三天兩夜的旅行節奏,只安排披邁歷史公園與彩象廟(วัดบ้านไร่;Wat Ban Rai)兩個郊外景點。其餘時間在呵叻古城巷弄尋找迷人咖啡店,呵叻是個適合放空旅行的城市。相關文章,請點下方連結。
翻越大山來去呵叻小旅行:交通方式、Terminal 21 KORAT與住宿推薦:DeVLoft Hotel
宗教文化、傳統工藝與當代藝術的跨界結晶:彩象廟(Wat Ban Rai)
如何前往披邁?
呵叻新巴士站(สถานีขนส่งผู้โดยสารจังหวัดนครราชสีมา แห่งที่2;泰文簡稱:บขส.ใหม่)搭乘來往披邁(พิมาย;Phimai)的冷氣公車,每半小時一班車,發車時間從早上六點至傍晚六點,車程九十分鐘,車資50B。巴士站即可步行至歷史公園。
善用Grab Taxi
呵叻市區可使用Grab叫車,到歷史公園的公定價格為570B。包車來回費用1,200B,司機在停車場等待兩小時,最後加碼一小時去北城牆邊喝咖啡。行程結束,司機送我們回酒店,並多給司機100B補貼等待時間。包車對假期有限的旅人來說,金錢換取時間,是相當划算的選擇。
門口售票處買票。
外國人門票100B。公園不大,依舊被我們狠狠逛了兩個小時。還好正值雨季,十點前都是陰涼天氣,雖然一直流汗,也不致於讓人熱到焦慮。
遊客中心別錯過
進入大門右手邊是遊客中心,一定要進去抓重點,順便拿繁體中文的遊客手冊。遊客中心不比博物館,但也資料詳盡,還順便將周圍大小遺址一併介紹。
披邁石宮
泰國人稱高棉遺址通通叫做石宮(ปราสาทหิน;Prasat Hin),披邁歷史公園又叫披邁石宮(ปราสาทหินพิมาย;Prasat Hin Phimai)。興建年代在蘇利耶跋摩一世(Suriyavaraman I)在位的西元1010至1050年左右,吳哥窟則由蘇利耶跋摩二世(Suryavarman II)於1113年至1150年間建造,石宮建造硬是比吳哥早一個世紀。
與吳哥窟遙遙相望
石宮為長方型封閉建築,軸線從中貫穿,南北門位於中央軸線,東西兩邊的門則稍微偏北。有別於印度教寺廟面對正東方的設計,石宮中軸線對著東南方向,因為要直準準的對著吳哥城。
在法國的民間與政府協助下,有計畫的大規模重建石宮,1979年四月對外開放,公主主持開幕儀式。
石亭遺址
納伽石橋左手邊,獨立於主建築的石亭遺址。此為國王參加祭典前的休息處,當年進行修復工作時,挖出許多古銅幣。
層層門框串連成線
高棉遺址特色之一就是層層門框串連成線,站在第一個門可見最後一扇門後的綠地。
從裡面往外看,開幕儀式紀念碑竟然與石亭遺址切齊,並與遊客中心建築物拉成一條中軸線,太有梗了。
回到公園主幹,這是位於中軸線上的納伽石橋,通往天堂之路。
納伽石橋
納伽(พญานาค;Naga)是河流的保護神,能夠造雨,在婆羅門教、印度教與佛教經典都出現。中國更引入龍族概念,因此出現天龍八部的經典。深受印度教與中國影響的泰國,寺廟能見納伽化身守護神,護衞佛祖與寺廟,甚至變成性感的八塊腹肌龍王,讓信眾膜拜。
這裡綠意盎然,我好喜歡。
八點半進入園區,剛開園還有人在掃地。
從另一側看納伽石橋。
石橋前的兩尊複刻版聖獅,相信當年一定是青銅打造。獅子是泰國聖獸之一,也常出現在寺廟前。泰北聖獅偏向緬甸樣式,中部聖獅則很中國風格,像石獅子一樣。高棉味道的獅子,面向較兇一點。泰緬聖獅相關文章,請點下方連結。
兩千五百年之光:仰光大金寺,雪德宮大金塔(Shwedagon Pagoda)朝聖必做的十件事
四種泰銖硬幣上的經典寺廟,5฿泰銖硬幣佛寺:大理石寺(Marble Temple)
納伽石橋與外圍牆相連,這段石廊之路非常有戲,非常!
穿梭層層門框石廊,光影在迴廊中軸線上無限綿延,一個轉身穿越千年,有種不知身在何處的錯覺。
從石廊看石宮主塔。
向後轉,可見大馬路的喧囂。
跨越石廊,進入神仙居住的世界。披邁石宮被稱為泰國的吳哥窟,建造比吳哥早一百年,有吳哥城原始模型的稱號。
臉書打卡,故意寫上「吳哥窟好好玩」,果然很多人信了,紛紛留言回覆:「昨天還在泰國,怎麼今天就跑到柬埔寨?」
高棉帝國的佛教寺廟
披邁區域自古信奉佛教,在高棉印度教風格交互影響下,更顯獨樹一格。披邁石宮成為全世界高棉遺址中,獨二的佛教寺院,另一座是位於吳哥的巴戎寺(Bayon)。闍耶跋摩七世(Jayavarman VII,1125~1215)在位年間,印度教背景的國王改信佛教,也讓信奉佛教的披邁城受到重視。
砂石岩建造而成的露天走廊,是放飛空拍機的好場地。
DJI Spark上場。
飛上天空見證高棉中軸線標齊對正的強大。
旅行時上傳到粉絲團的影片,超有感的。
露天走廊向後轉見到的樣子,恩,公園真的不大。
來,繼續往主塔前進,依舊是一連串的門、門、門。
有別於永遠人山人海的吳哥遺址,小而美的披邁公園安靜、恣意、優閒,照片愛怎麼拍就怎麼拍,不用刻意躲避人群。
泰國對遺址保護很有一套,千年石廊已經被人群走到石頭光滑,因此搭建架空的木板橋樑,至少大家爬上爬下也比較安全些。
被透明壓克力保護的古高棉石刻。
五個層次向上堆疊的石宮主塔,每層角落有一尊納伽守護。層層縮小向上拉高,模仿宇宙中心須彌山,更如含苞蓮花意象,這是高棉佛塔特徵。
濕婆神在跳舞
正在跳舞的濕婆(พระศิวะ;Shiva)是主塔的浮雕主角,被眾多納伽環繞。濕婆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,稱做舞蹈之神,舞蹈象徵著濕婆榮耀和宇宙的永恆運動,運動為了使宇宙不朽。濕婆與雪山神女(พระปารวตี;Parvati)結為連理,象神(พระพิฆเนศ;Ganesha)是他們所生下的其中一個孩子。來來來,象神廟相關文章,請點下方連結。
香火鼎盛梭通寺(Wat Sothon),週末限定新屋市場(Talat Baan Mai),與粉紅象神廟(Wat Saman)之北柳一日遊
象神是你的好朋友,告訴你如何前往世界最大象神廟Wat Saman Rattanaram之路線攻略
納伽清清楚楚。
石雕細膩出乎我的意料。
微笑微笑。
翩翩起舞的仙女浮雕。
門楣雕刻著文學作品羅摩衍那(รามายณะ;Ramayana)與佛教故事圖案。
羅摩衍那的神猴,栩栩如生的各種姿態。
婆羅門王塔
十二處古遺址建築,其中一座婆羅門王塔,當中有闍耶跋摩七世的石像。闍耶跋摩七世是吳哥王朝最著名統治者之一,復興了長年戰亂的高棉帝國,重建國都吳哥城(Angkor Thom)。最大改變在於改信佛教,為自己修建巴戎寺(Bayon),是吳哥最後一座國寺,也是唯一的佛教國寺。
光線關係,當我從相機觀景窗看石像,臉孔就對我微笑,但是用雙眼看,石像下巴微微往下,緊閉雙眼。
石宮主塔
主塔修復程度最高,當然是拍照熱點。
納伽是今天主角之一。主塔中央,一尊被納伽盤踞身後的佛像(พระพุทธรูปปางนาคปรก)。
釋迦牟尼佛祖得道後,某天佛祖盤膝端坐禪思,未知暴雨將襲。突然出現蛇神納迦盤踞佛祖身後,弓張身子保護佛祖免於驟雨侵襲,這場雨一下就是七天七夜之久。
神蹟發生在週六,七頭納迦盤踞佛祖形象的佛像,稱為週六佛。
佛像也對準中軸線,從佛像背後可直接望向大街。
規模比不上吳哥氣勢,小而美的精緻雕刻,成為百年後的吳哥城超越的標準。
披邁石宮的十二座單體遺址,不是每座的修復程度都如同主塔,有一半是保持殘破的樣子。
殘缺窗欞和高聳欲墜的尖塔,依稀看透殞落帝國的時代軌跡,不知身在何處的穿越感又再度出現。
十點二十左右踏出石宮,穿越之旅轉眼已過兩小時。此時第一個觀光團出現,園區開始熱鬧起來。泰國對待古蹟的方式,就是比相鄰的柬、緬、寮國有一套,規劃完善、綠意盎然,還舉辦慶典帶動觀光人潮,推向國際。歷史公園每年舉辦披邁慶典(Phimai Festival),當打打光雕、走走遊行、放放煙火與聲光秀的同時,也是宣揚國威的一種方法。
歷史公園抓重點
1. 遊客中心不要錯過。
2. 披邁與吳哥遙遙相望,而非面對正東方。
3. 雖然如此,還是適合看日落、日落,太陽從石宮的兩旁側門射入,是高棉帝國的精心設計。
4. 這是一座佛教寺廟,以高棉遺址來說極難得。
5. 石宮的跳舞濕婆神是大亮點。
6. 披邁是泰國的吳哥窟,比吳哥窟早一百年。
7. 精緻小而美的歷史公園,逛足兩小時綽綽有餘。
8. 逛完後別急著離開,可去北門城牆喝咖啡。
9. 開放時間為上午八點至下午六點,晚上會打燈,重要活動時延長開放時間。
喝杯咖啡再走啊
泰國啊泰國,古蹟週邊一定能找到咖啡店,隨時跳入冷氣房來杯冰涼拿鐵,符合泰國人的浪漫性格。記得我在遊歷吳哥城的時候,古蹟旁只有椰子汁可以喝,恩,而且還是溫的。
離開歷史公園,往稱做鬼門的北門(ประตูผี;Northern Gate)方向走,會在右手邊見到Amphoe Coffee(ร้านกาแฟประจำอำเภอ)
披邁必訪咖啡店,IG大熱點,面對百年荷花池喝咖啡,也是一種浪漫。
東北沒有生產咖啡豆,是使用泰北豆子,第一杯拿鐵下肚實在暢快,離開前加碼一人一杯卡布奇諾與抹茶蛋糕外帶。
跟老闆娘開心的聊天,最後熱情的把老公介紹給我們認識(蛤???)。老公是攝影師,直接把手中的相機拿過去,幫我們在荷花池前面,為旅行留下經典合影。東北就是個極有人情味的地方,而披邁小鎮的人情味,濃到一個爆炸。
Amphoe Coffee(ร้านกาแฟประจำอำเภอ)
營業時間:09:00 ~ 18:00
官方臉書:Amphoe Coffee
東北三天兩夜小旅行
一切都與湄公河息息相關。清康小鎮(Chiang Khan)的美麗時光,日出、日落、供僧與邊境特色廟宇
泰國最美麗的夜市:清康(Chiang Khan)。步行街上老宅木屋,精選12間,清康排隊美食與特色咖啡廳
泰寮邊境,歡迎來到清康小鎮(Chiang Khan)。交通攻略,木屋民宿推薦:Suneta Hostel @ Chiang Khan
烏隆一日輕旅行:排隊美食Kings Ocha,泰版黃色小鴨,森林中的藍色臥佛寺廟:Wat Pa Phu Kon
曾見過粉紅色地平線嗎?東北季節限定迷幻秘境:紅蓮花海(Talay Bua Daeng)
再訪泰東北,CNN推薦粉紅色地平線日出奇景:紅蓮花海(Talay Bua Daeng)
2 thoughts on “披邁歷史公園 (Phimai Historical Park)|吳哥窟原始模型在泰國,千年高棉遺址”
沒有想到 泰國也有這樣的地方。真的好相似!很棒的分享。希望有一天也可以去看看。
東北是個待開發的特色景點路線,很不商業,很不觀光,特有人情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