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握丁酉雞年萬佛節,來到泰北拜訪雞年生肖本命塔。南奔(ลำพูน,英文:Lamphun)位於清邁南邊30公里,早在蘭納建國六百年以前,哈利奔猜王國已在南奔建立都城,南奔因此成為泰北最古老的城市,沒有之一。
對我這個台灣人而言,生肖僅是批算流年流月,並且跟隨長輩教導,每當本命生肖與值年太歲相沖之時,就當幫自己與家人點盞光明燈,趨吉避凶安太歲,祈求平安順遂。時至今日一切電子化,鹿港天后宮網頁可線上點燈,只要將姓名、地址、電話、生日與信用卡號填入即完成一切。
無論光明燈還是安太歲,其意義都是鼓勵實質奉獻。泰國沒有安太歲的風俗民情,倒是泰國人每次入寺都主動捐獻,積少成多也成為一種力量。
十二生肖對應佛寺與佛塔
泰國有生肖觀念,值年太歲相沖(ปีชง)計算方式與華人信仰相同。若屬對沖或偏沖生肖的泰國人,在那一年中會更勤奮的走訪寺廟與奉獻,或是前往泰國北部(包含東北)的十二座生肖舍利佛塔(พระธาตุประจําปีเกิด)參拜。只需將下方的泰文丟入Google Map,就能找到自己的本命佛寺與對應佛塔。
鼠年(ปีชวด):Wat Phra That Si Chom Thong(วัดพระธาตุศรีจอมทอง),位於清邁府(เชียงใหม่)
牛年(ปีฉลู):Wat Phra That Lampang Luang(วัดพระธาตุลำปางหลวง),位於南邦府(ลำปาง)
蘭納風格木造佛寺,牛年生肖佛塔:南邦鑾舍利寺 (Wat Phra That Lampang Luang)
虎年(ปีขาล):Wat Phra That Cho Hae(วัดพระธาตุช่อแฮ) ,位於帕府(แพร่)
兔年(ปีเถาะ):Wat Phra That Chae Haeng(วัดพระธาตุแช่แห้ง)位於楠府(น่าน)
泰北的最東北角落,世外桃源藝術小鎮:楠(Nan)。楠府官邸改建木屋精品Pukha Nanfa Hotel
龍年(ปีมะโรง):帕辛寺Wat Phra Sing(วัดพระสิงห์),位於清邁府
蛇年(ปีมะเส็ง):蛇年本命塔為印度菩提迦耶的正覺大塔(พระมหาเจดีย์พุทธคยา),念在印度稍遠,菩提迦耶有點難抵達的份上,泰北與東北區共三座佛寺與其對應。分別為清邁的柴龍寺(วัดเจ็ดยอด,英文:Wat Chet Yot)、帕夭府(พะเยา)的Wat Analayo(วัดอนาลโยทิพยาราม),與泰東北烏汶府(อุบลราชธานี)的Wat Phra That Nong Bua(วัดพระธาตุหนองบัว),每座佛塔造型皆融入正覺大塔的造型巧思。
泰東北好好玩之『烏汶美麗廟宇』Wat Phra That Nong Bua
不丹航空飛加雅、印度簽證e-VISA,菩提伽耶Maya Heritage Hotel (瑪雅遺跡酒店)
馬年(ปีมะเมีย):本命塔為仰光大金寺的雪德宮大金塔,同樣念在緬甸非泰國本土,由達府(ตาก)的Wat Phra Borommathat(วัดพระบรมธาตุ)與其對應,達府金佛塔就是仰光大金塔縮小版。
兩千五百年之光:仰光大金寺,雪德宮大金塔(Shwedagon Pagoda)朝聖必做的十件事
達府城一日小旅行:泰北馬年生肖金佛塔,九世皇蒲美蓬水壩,水燈節住宿Viang Tak Riverside Hotel
羊年(ปีมะแม):遠近馳名素帖寺(วัดพระธาตุดอยสุเทพ,英文:Wat Phra That Doi),位於清邁府
猴年(ปีวอก):Wat Phra That Phanom(วัดพระธาตุพนม),位於東北區的那空拍儂府(นครพนม)
雞年(ปีระกา):哈利奔猜寺(วัดพระธาตุหริภุญชัย,英文:Wat Phra That Hariphunchai),位於南奔府
狗年(ปีจอ):本命舍利佛塔為緬甸大金石(พระธาตุอินทร์แขวน),泰北與其對應為清邁的Wat Ket Karam(วัดเกตุการาม)
金石的日與夜,來去大金石山頂酒店住一晚:Mountain Top Hotel Kyaikto
豬年(ปีกุน):Wat Phra That Doi Tung(วัดพระธาตุดอยตุง),位於清萊府(เชียงราย)
蘭納王國第一座佛祖舍利塔,豬年生肖佛塔:清萊邊境線上的董山舍利寺(Wat Phra That Doi Tung)
總結一下,Phra That(พระธาตุ)這個字就是舍利子,除蛇年與狗年生肖佛寺並未供奉,泰北區所有供奉佛祖舍利的歷史級佛塔,幾乎通通上榜。
上圖為仰光雪德宮大金塔,左邊寺廟頂端即是菩提迦耶正覺大塔的複刻,七層代表須彌山。菩提迦耶是佛教的一切起源,各地複刻佛塔也是一種佛法傳承,其實泰國以正覺大塔為設計發想的佛塔不少,只是這三座年代最久遠,扛得住歷史。
同樣信奉上部座佛教的緬甸,長久以來與泰國信仰關係密不可分,例如利用出生日落在星期幾來定義星座,全世界只有泰國與緬甸有此傳統。大金塔供奉四位佛陀遺物及佛祖釋迦牟尼的八根頭髮,大金石下方也是壓著佛祖的頭髮,因此當生肖佛寺出現緬甸佛教聖地,也不需驚訝。曼谷搭機抵達仰光只需80分鐘航程,大金塔位於仰光市中心,交通方便。大金石就遠了許多,仰光出發需4小時車程,之後再換卡車上山。泰國尖竹汶府的佛山Khao Khitchakut就是緬甸大金石的泰國版,一樣換卡車上山,每年開山的1個月內24小時開放。相關文章,請點下方連結。
泰國最神聖的國家公園:一年一願Khao Khitchakut,用最浪漫的灑花方式上佛山朝聖(2015年更新上山交通方式)
緬甸簽證eVISA線上申請,緬甸自由行行程總覽(2017 持續更新)
如何前往?
回歸南奔主題,曼谷出發,從Mo chit的北部巴士站搭乘交通巴士,8小時車程抵達。也能搭乘火車,但距離太遠誤點嚴重,不建議。若從清邁出發,就可體驗僅三站距離的火車,抵達火車站後再轉特色三輪車進入古城。其他像公車、小巴、藍色雙條車等交通工具皆可利用,或用Uber叫車也行。
南奔清邁小旅行
距離南奔最近機場為清邁,僅40分鐘車程。清邁前往南奔的交通方式很多,但都必須先進城,至少耗費1個半小時的等待與車程時間。看在小旅行只有兩天一夜的份上,我們決定包車。搭乘最早班機抵達清邁,包車前往南奔一日遊,傍晚入住清邁酒店,隔天下午搭機回曼谷。清邁酒店相關文章,請點下方連結。
生活機能方便,尼曼路9巷設計酒店:The Craft Nimman Hotel(清邁寧曼工藝酒店)
清邁友人推薦的包車服務,車輛新穎舒適,服務從清邁機場接機開始,南奔遊之後一路玩回清邁,中途造訪蘭納風格星巴克與拉查帕皇家植物花園(Royal Park Rajapruek),傍晚抵達入住尼曼路的酒店。10小時包車費用1,800B,油錢額外計算為320B。
(司機P’ Fristy:0994496156)
清邁Uber
從機場前往南奔卻不進清邁城的方式,除了包車還可利用Uber。機場前往哈利奔猜寺,車程40分鐘,Uber車費只要170B,划算啦。千萬不要在機場櫃檯叫Taxi,單程報價1,500B,來回3,000B,是要嚇唬誰。
哈利奔猜之城
南奔城中的牌樓寫著นครหริภุญชัย(Nakhon Hariphunchai),即是哈利奔猜之城。西元五世紀,孟族人在泰國北部建立起一個多民族的城邦王國,名叫陀羅缽地(ทวารวดี,英文:Dvaravati,543~972),與高棉人、馬來人維持著相互制衡的權利平衡,並將源自印度的上部座佛教,經緬甸直通王國傳入東南亞。王國後期,來自昭批耶河流域的羅渦王國(อาณาจักรละโว้,英文:Lavo Kingdom,450~1388)強勢崛起,西元663年由羅渦國王指派女兒冉馬黛維(จามเทวี,英文:Cham Thewi或Jam Thewee)前往治理北方哈利奔猜(อาณาจักรหริภุญชัย,英文:Hariphunchai,663~1292),於是公主帶著和尚與工匠們來到當時的南奔,也一併將陀羅缽地文化帶入泰北區。
女王國,早在蘭納之前
冉馬黛維女王帶領的王國強盛,後人稱為女王國。哈利奔猜王國存在歷史六百多年,強盛時期的周圍王國,分別為蒲甘王國(อาณาจักรพุกาม,英文:Pagan Kingdom,849~1297)與高棉帝國(อาณาจักรเขมร;Khmer Empire,802~1431)。哈利奔猜最終被北邊竄起的新勢力蘭納王國(อาณาจักรล้านนา,英文:Lanna Kingdom,1292~1775)所滅,首位泰族統治者孟萊王(พญาเม็งราย,英文:King Mengrai)利用反間計取得南奔,並拿下哈利奔猜國後,先將皇都北遷至魏功甘(เวียงกุมกาม,英文:Wiang Kum Kam),再於1296年遷都素貼山腳,新城市命名為清邁(เชียงใหม่,英文:Chiang Mai),新城的意思。
清邁南奔路
清邁以四方型古城為中心,公路網絡放射狀散開,其中清邁南奔路(ถนนเชียงใหม่ ลำพูน,英文:Thanon Chiang Mai-Lamphun),也就是106號公路前段最具特色。清邁古城東邊為起點,向南沿伸並穿越南奔古城,道路兩旁種植的百年巨木綿延25公里,橙色佛布包裹樹幹,古木參天,綠蔭如蓋,靈氣盎然。鄉間小路只有雙線道,見不到大貨車或大巴士,相當有味道。若搭乘雙條車來往南奔,必定行走於106號公路之上。
萬佛節
泰國重要佛教節日,各府城知名佛寺,會在入夜後舉辦手持蠟光繞行佛塔的祈福活動(เวียนเทียน),哈利奔猜寺也不例外。但若要參與夜間祈福,南奔住上一晚是必須,只是我們決定將夜生活留給清邁,僅利用萬佛節上午時間參拜。萬佛節、雞年、哈利奔猜舍利佛塔,三個關鍵字加在一起,讓南奔城區從大清早就開始堵車。
哈利奔猜風格
直接以王國為名的哈利奔猜寺(วัดพระธาตุหริภุญชัย,英文:Wat Phra That Hariphunchai)位於古城中央,佔地廣大。白色拱門乍看之下有高棉與蒲甘佛塔拼貼縮小版的錯覺,造型確實很不泰式,高棉式堆疊塔身,尖頂與基底帶著蒲甘風情,寺廟解說牌備註為獨特的哈利奔猜風格,受到羅渦王國的高棉元素影響。寺廟面對正東方,太陽投射於純白拱門與看守佛祖舍利的朱紅聖獅之上,視覺效果震撼。拱門與聖獅維護良好,油漆看得出來是新刷上的。
先有塔後有寺
佛塔為信仰中心,外圍環繞供佛大殿、大堂、側廳、石拱門與聖獸,寺院範圍隨歲月擴展累積。Phra Borommathat Haripunchai佛塔可追溯至西元897年,國王下令建塔供奉王宮傳承的佛祖舍利。
寺廟雛型於西元1044年建立,由國王Athitayarai下令將女王宮遺址改建。接著進入改朝換代後的蘭納時期,寺廟於1443年進行大規模整修,沖淡原先的陀羅缽地風格,將蘭納藝術元素注入。供佛大殿的三層飛簷向兩旁壓低伸展,一貫的蘭納優雅,陽光灑落於金色外牆浮雕,美翻了。
跨入石拱門,右手邊可見巨幅地圖,點出哈利奔猜寺參觀重點,按圖索驥即能完整走完一圈。既然來了,佛塔要多繞幾圈,泰國以三圈為基數,屬雞的我,硬是走滿九圈(雙手合十,功德圓滿)。
大殿曾於1923年因風暴摧毀而重建,也使得今日的一切看起來都相當的新。我想還有另外一個原因,為了迎接雞年的大量香客,佛寺重新整理外觀,才能見到純白拱門、光彩聖獸與加倍細膩的壁畫。
萬佛節當日,佛寺全天候誦經與講道活動,並利用廣播系統向著繞佛塔的信眾強力放送,療癒啊。
泰北佛像與常見的素可泰風格相比,臉型、耳朵、鼻子加倍圓潤。
大殿後方面對佛塔的巨幅壁畫,正是萬佛節(วันมาฆบูชา)主題,佛祖釋迦牟尼對著1,250位弟子初次講述佛法的日子。站在壁畫下方抬頭往上看的時候,會覺得壁畫是立體的。
供佛大殿與後方金佛塔。
紅色地基之上的藏經閣,離地超過三公尺的高度,用來防洪水與蟲蟻傷害藏書。
只能在前面拍照,內部不開放。
金色須彌山
佛教主張宇宙由無數個世界構成,世界中央就是須彌山(เขาพระสุเมรุจำลอง),也是一切萬物的中心。須彌山特色為七層,佛塔、寺廟建築甚至壁畫主題,只要有層次堆疊的,大多以七層來隱喻須彌山。
須彌山模型為青銅鑄造,已被金箔貼成金色。
佛塔區域,必須脫鞋。
Phra Borommathat Haripunchai
泰國對待古蹟的方式,尤其是香火不斷的信仰遺址,絕不容許看起來陳舊,佛塔必定金光閃閃,不然就是純白無瑕。佛塔名為Phra Borommathat Haripunchai(พระบรมธาตุหริภุญชัย)始建西元897年,根據博物館藏照片,蘭納時期保留下來的佛塔主體為大理石磚。西元1930年由修護素帖寺的泰北高僧Khruba Siwichai(ครูบาศรีวิชัย)帶領團隊進行整建,並以貼金方式讓佛塔成金。
神奇Google找到古早照片,百年前的佛塔還是大理石磚體。
脫下鞋,一起繞佛塔吧。
佛塔區可聽見大殿內傳來的誦經聲,相當療癒。
順時針方式繞佛塔,基數為三。
佛塔高46公尺,塔頂寶傘的黃金含量6.5公斤。
蘭納佛塔的教科書
佛塔頂部為鐘塔型,三個鐘環逐漸放大成飽滿塔身,每個鐘環可再細分三個層次,總共九層。塔身向下壓縮成方形基座,堆疊層次也是三層,並可從中再細分三層次,一樣多達到九層,象徵圓滿。基座四個角落各切割出七個尖角,尖角向上飛揚,讓沉穩的主體帶著輕盈姿態。整座佛塔呈現一種繁複卻精緻的美感,可說是蘭納佛塔的教科書之一。
佛祖舍利守護的城市
南奔為泰北最古老城市,哈利奔猜寺是泰北第一個供奉佛祖遺骨舍利的寺院。塔內供奉遺骨總類,除了佛祖的頭髮,還包括頭蓋骨、胸骨與手指骨,總類豐富是泰國之冠。只是佛祖遺骨深鎖塔內,我們無緣見到,也應該說泰國對遺骨舍利都相當保護,就算能見到,也是隔著好遠的距離。但是仰光的波德通寶塔(Botahtaung Pagoda)就不同了,黃金佛塔供奉佛髮舍利,真真實實深深刻刻的呈現眼前,近在咫尺。相關文章,請點下方連結。
黃金八角迷宮之波德通寶塔(Botahtaung Pagoda),Sky Bistro欣賞金色佛光的奇幻夜色
Suwanna Chedi
佛塔Suwanna Chedi(สุวรรณเจดีย์)位於舍利塔西北邊,始建蘭納時期西元1418年,寺院中唯一陀羅缽地風格佛塔,由紅磚與灰石堆疊而成,看得出修葺的痕跡。四方基底佛塔達五層,每層每面皆有三個供佛壁龕,現今大部分佛像已不復見。佛像為哈利奔猜風格立佛,與稍後另外兩座佛寺中的立佛一模一樣。
陀羅缽地風格佛塔是印度菩提迦耶正覺大塔的變形,一個面向15尊佛,四個面向達到60尊,特別之處在於金屬尖頂,讓我想起了埃及方尖碑。
Suwanna Chedi前佛像,與大殿佛像風格類似,製作日期至少相差六百年。
佛腳印復刻。
哈利奔猜佛塔博物館,陳列各時期重建時挖出的古佛像、佛牌,與各階段歷史照片。完全見證泰國人疼愛舍利寶塔的程度,就是讓他越來越新、越來越金,也越來越大。
雞年寺廟,隨處可見公雞身影。
廟貓總是有種超脫世俗的氣息,蓋上僧毯睡午覺。
Lamphun Yellow Tram
泰國好流行導覽型遊園車,無論清邁皇家植物花園、楠府市區、碧武里市區,通通能見到蹤影。這是南奔推動觀光的其中一個項目,每天兩班導覽車從哈利奔猜寺出發,早晨9點與下午1點,行程3小時的遊覽景點包含古城內與城外,甚至幾個較偏遠卻相當有歷史意思的古剎。有全泰文導覽,門票外國人100B,發車時間為每日上午九點半與下午一點半,一天兩場次,車位有限,請提早抵達購票。
Wat Phra Haripunchai Woramahawihan(วัดพระธาตุหริภุญชัยวรมหาวิหาร)
停留時間:100分鐘
Wat Phra Yuen
今日走訪三座南奔寺廟,通通圍繞著冉馬黛維女王。一樣是先有塔後有廟的Wat Phra Yuen(วัดพระยืน)位於古城外,觀賞重點為大殿壁畫與蒲甘風格佛塔。
大殿壁畫敘述Wat Phra Yuen的歷史。
壁畫美女就是冉馬黛維女王。
女王下令興建的佛塔始建於西元667年,泰國難得一見的蒲甘風格,之後經過多次整建,於蘭納時期融入泰式元素,將立佛變為四尊,並改變塔頂模樣。之後經過泰緬戰爭,緬甸風格的佛寺因此被荒廢。
四個面各一尊哈利奔猜風格立佛。
Wat Phra Yuen(วัดพระยืน)
停留時間:20分鐘
中午回到哈利奔猜寺對面的OTOP名產街,此時寺前停車場已經爆滿。
Kua Mung Tha Sing
OTOP名產街竟然蓋護城河的橋上,穿過去可抵達城外。
名產街賣的當然是在地人引以為傲的商品、泰北傳統服飾、西雙版納風格的傣仂族圖紋編布等各式紀念品,當然還有土產。
南奔特產
南奔必吃必買伴手禮兩大天王,就是炸豬皮(หมูกระจก)與龍眼乾(ลำไยอบแห้ง)。炸豬皮到處都吃的到,以南奔最沒有臭油味,香脆爽口,不沾泰北辣椒醬直接當零食吃都可。買了一包,還沒回到清邁就吃完了。
從小愛吃龍眼,但卻是懶的剝殼,剝殼這件事情完全拖累我吃龍眼的效率,龍眼乾根本懶人救星。南奔是龍眼之城,乾貨只要出了南奔,甚至30公里外的清邁,也通通翻倍賣。名產街買了一包龍眼乾只要100B,清邁同價位僅僅是份量一半。龍眼乾店家很多,可多試吃,雖然都是龍眼,但不同店家的龍眼甜度,還是有微甜、稍甜與很甜的差別。第一間吃到的龍眼乾,甜到牙齒發酸,名產街靠近城外尾端店家,甜度剛剛好。
Kua Mung Tha Sing(ขัวมุงท่าสิงห์)
營業時間:08:00~18:00
龍眼麵
穿越名產街來到城外,直走1分鐘就會見到南奔出名的龍眼麵。麵攤已成美食大排檔,除了龍眼麵(ก๋วยเตี๋ยวหมูตุ๋นลำไย,英文:Mo Tun Lam Yai Noodle)、泰北咖哩麵(ข้าวซอย:英文:Khao Soi)、龍眼冰茶,連泰式奶茶、包子、燒賣與泰式甜點通通都有,華人味道濃厚。
在地大排檔的味道。
龍眼滋補身體、補心安神、益脾開胃,也是冬令補品的好食材,主治貧血、短氣、心悸,甚至腎虛。夏熱冬涼爽的泰北可兩種吃法一次滿足,先來龍眼冰茶開開胃,再來一碗中藥入湯的龍眼麵。
龍眼麵每碗40B,加大再加10B,可選擇乾麵與五種麵條任選,也可選擇不加麵條的龍眼排骨湯,好好補一下。
龍眼冰是甜的、桂圓蛋糕是甜的,龍眼排骨湯是清爽的,帶有一點點中藥湯頭點綴。排骨輕輕一夾就骨肉分離,熬煮到幾乎入口即化,搭配具解毒清腸功效大塊豬血。融入華人靈魂的中藥滷排骨湯底,湯頭清爽,不是藥燉排骨的濃烈大補湯味。龍眼入湯僅僅點綴,若不講,根本不知道那是龍眼來著的。龍眼沉在湯底,吃入口中,香甜精華彈跳出來,好有層次的一碗麵。
湯上飄著蔥花與香菜,相當適合台灣人口味。有趣的是,桌上一樣放著泰國湯麵四寶,泰國人把砂糖、辣椒粉往裡面加,就知道這碗麵有多清淡爽口。龍眼麵當然不是僅此獨家,一路見到不少麵攤都寫著龍眼麵(ก๋วยเตี๋ยวลำไย),甚至清邁也能吃到,但這間店位置最好,幾乎跟名產街黏在一起,並且受到許多泰國版「美鳳有約」推薦。
Mo Tun Lam Yai Noodle(ก๋วยเตี๋ยวหมูตุ๋นลำไย)
營業時間:09:00~15:00
護城河與古城牆
綠意盎然的護城河小公園,名產街走過去只要3分鐘,護城河水、綠蔭與古城牆,黃昏時刻會很漂亮。
第一眼見到城牆,心想,也太新了吧。好啦,南奔政府真的很努力拼觀光。
千萬別覺得城牆太新沒感覺,泰國人可是在牆邊狂拍照,紅磚牆背景很容易將人物突顯出來。
Old City Wall(กำแพงเมืองเก่า)
冉馬黛維女王紀念碑
泰國人稱呼觀音娘娘為เจ้าแม่กวนอิม(Chao Mae Kwan Im),稱冉馬黛維女王為เจ้าแม่จามเทวี(Chao Mae Jam Thewee),用的都是เจ้าแม่(Chao Mae)這個字,直接翻就是「神娘」。冉馬黛維與觀音娘娘是同樣的「神地位」,尤其是南奔人,會來這裡祭拜偉大女王祖先。
南奔是雞生肖的本命城,處處奇雞。
萬佛節當日,祭壇香火鼎盛。
虔敬的心觀察女王雕像,女王是個美人,泰國人也認定南奔出美女。
仿古的哈利奔猜浮雕,尖塔帶有一點點高棉味道。接下來往城外移動,回清邁路上可見冉馬黛維寺,最美麗的陀羅缽地佛塔立於此。
Phranang Jam Thewee Monument(อนุสาวรีย์พระนางจามเทวี)
停留時間:10分鐘
Wat Jam Thewee
通常都見到金塔都會嘴巴合不攏的『哇』一聲,這座最經典的陀羅缽地佛塔雖然沒有金光閃閃,但絕對值得幾聲『哇』。以女王命名的冉馬黛維寺(วัดจามเทวี,Wat Jam Thewee)始建西元755年,由女王下令建造,只是原始寺廟已不在,兩座獨樹一格的後期佛塔保存下來。
Chedi Kukut
如同拔尖金字塔的五層階梯佛塔Chedi Kukut(เจดีย์กู่กุด)也稱做Mahabol Chedi(เจดีย์มหาพล),由國王Athitayarat下令打造,始建時期同哈利奔猜寺。其風格與哈利奔猜寺的Suwanna Chedi一致,滿滿的立佛大平台概念就是陀羅缽地風格,塔高21公尺,只是頂端金屬尖頂已經不見。
飽滿耳垂、帶點卡通風格的佛手,最右邊佛尊帶著淺淺微笑。哈利奔猜風格立佛,其實與蒲甘時期佛像有幾分神似。
相傳女王骨灰就葬在塔底。
寺廟內的佛塔老照片。
Ratana chedi
冉馬黛維寺另一座八角型佛塔Ratana Chedi(รัตนเจดีย์)的造型更為罕見,陀羅缽地風格的變形,塔身八面向布滿供佛壁龕,立佛依然是哈利奔猜風格。
佛塔始建於12世紀,塔頂則屬於西元9世紀的驃國(Pyu)佛塔造型,是一種向前人致敬的概念。
南奔住宿推薦
由於太靠近清邁,南奔住宿選擇不多,推薦三間口袋名單。
PickBaan Hostel:古城區內特色民宿,文青味濃厚是一定要的,靠近週五步行街,訂房網高評價。
Easy Hotel:古城區外的商務型酒店,2015年底開業。
JAMADEVI Boutique Lamphun:古城區外,南奔唯一四星精品酒店,2016年開業,以女王的名稱命名,有度假村的氣息。
Wat Jam Thewee(วัดจามเทวี)
停留時間:30分鐘
南奔寺廟巡禮後,我們回到清邁,第一站就是蘭納星巴克朝聖。
蘭納風格星巴客,硬是讓焦糖馬其朵多了蘭納味呢(大誤)。
Kad Farang Village
好啦,其實是清邁特色咖啡廳真的太多太多太多了(而且便宜),星巴克若不出奇招,要怎麼招攬生意?總不能每次都讓店內坐滿,只點杯咖啡卻討論功課一整天的好學生,也是要好好招攬與吸引觀光客。
蘭納星巴克位於Kad Farang Village,這裡不只有蘭納星巴克,還有蘭納越南河粉、蘭納銀行、蘭納溜滑梯等等,隔壁是泰北最大的Premium Outlet暢貨中心,目標瞄準旅行團。
泰北咖啡豆Muan Jai,帶給你真心的祝福。
蘭納風格完全就是我的菜啊。
來這裡討論功課,考試一定一百分。蘭納星巴克位於清邁南邊15分鐘車程,建議搭配拉查帕皇家植物花園(Royal Park Rajapruek)景點一起同探訪。
Starbucks Kad Farang
距離清邁僅半個小時車程的南奔府城,觀光客出奇的少,更有泰北悠閒宜人的美麗風情。寺廟風格除了經典蘭納,還融入獨特的陀羅缽地、哈利奔猜元素,甚至源自緬甸的蒲甘與驃國血統佛塔,都集中於迷人小府城當中。在龍眼之城吃碗龍眼麵,搭配特色廟宇,適合一日遊方式造訪。
哈利奔猜之城南奔(Lamphun)一日遊:丁酉年走訪雞生肖佛塔、龍眼城必吃龍眼麵
生活機能方便,尼曼路9巷設計酒店:The Craft Nimman Hotel(清邁寧曼工藝酒店)
市區巷弄的木屋餐廳,一次滿足泰北料理願望,清邁美食:Huen Muan Ja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