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些人喜歡曼谷的原因,或許是因其為東南亞最大的藝文城市,多元化族群與複雜的歷史造就城市獨樹一幟的文化脈動,新、舊文化同時存在,交錯共生。以河岸舊城為首的創意專案,拼貼了「舊建築改造」、「廢倉庫」、「社群聚落」、與「特色咖啡」四個關鍵字,架構起曼谷文創的公式。
好大一個倉庫
Warehouse 30設址於以創意氣息濃厚的石龍軍路,距離舊郵政總局大樓的泰國創意設計中心(TCDC)只有短短5分鐘腳程。二次大戰遺留下來的廢倉庫為建築基底,區隔七大區域,卻又彼此貫穿,醞釀出迷人且多元的創意聚落,並有咖啡香陪伴,剛好契合曼谷文創的關鍵。
空間彼此貫穿
在建築團隊DBALP打造的精緻空間設計之外,Warehouse 30最迷人獨到之處,莫過於創造資源共享的社群聚落。也因此在這偌大空間,我們遇見了藝廊、花房、服飾店、迷你市集、共同工作空間、表演場地、紀錄片影院、二手黑膠唱片行、有機食品、咖啡館與餐廳。風格迥異的個別元素,共享一個屋簷,放任其互相影響又各自發展。
軟性文化的基地
不斷前進的天使之城,在2017年增添許多創意聚落,無論是政府相挺的TCDC、曼谷市立圖書館,還是藝術家主導的YELO House與暢萃藝文特區(Chang Chui),甚至是位於CENTRAL EMBASSY購物中心的Open House。都是將不同社群多樣性摻雜一塊,利用餐飲、咖啡的群聚效應吸引更多人,讓文創擴展到生活層面。
創意聚落打造軟性文化的基地,也豐富了城市的生活面向。創意聚落相關文章,請點下方連結。
TCDC回來了!泰國創意設計中心進駐石龍軍路,舊郵政總局大樓成為創意培育中心
考山路旁,泰國最美麗的圖書館:曼谷市立圖書館(Bangkok City Library)
有飛機,但不僅只於「夜市」!無法定義的天馬行空:暢萃藝文特區(Chang Chui Creative Space)
運河倉庫改頭換面,將藝廊、展演空間與咖啡館拉在同一個屋簷下:YELO House
享受兩萬冊書本雜誌包圍的充實感,向蔦屋書店致敬:Open House @ CENTRAL EMBASSY
Warehouse 30 by DBALP
從建築跨界餐飲與創意產業的佼佼者,非DBALP事務所莫屬。「高貴」、「精緻」、「大自然一同呼吸」是團隊的建築語言,將高空花園與瀑布植入EmQuartier之中,正是傑作之一。其最貼近生活的建案,莫過於昭批耶河畔的Jam Factory,讓自家辦公室、展示中心與餐廳、咖啡館、藝廊、迷你市集,通通放在一個以大樹綠地為中心的場域之中。因著Jam Factory的成功,在2017年8月,這個城市有了Warehouse 30。相關文章,請點下方連結。
倉庫改建,泰式料理、與咖啡香拼湊的藝文空間:The Never Ending Summer @ Jam Factory
愛麗絲夢遊仙境到七岩:SO Sofitel Hua Hin(SO索菲特華欣酒店)
新潮影城Quartier CineArt,與無地雷泰菜連鎖:Greyhound Café @ EmQuartier
如何前往?
利用空鐵、地鐵或交通船接駁,多走幾步路就能輕鬆抵達,三種交通方式整理如下。
1. 地鐵MRT
搭乘MRT來到Hua Lamphong站,1號Exit出站,順著Mahaphuruttharam路往南直走10分鐘,見石龍軍路左轉直行5分鐘可見TCDC的郵政總局大樓。直走遇到30巷左轉走到底,就會見到Warehouse 30。
2. 空鐵BTS
利用BTS搭乘至Saphan Taksin(S6)站,3號Exit出站,沿石龍軍路往北走15分鐘就能見到TCDC。被CNN欽點的美食天堂石龍軍路,從早到晚都有美食,可從頭吃到尾。如果覺得步行20分鐘太遠,那就隨手攔摩托車、計程車接駁,汗水可以少流一些。
3. 昭批耶河交通船
最靠近Warehouse 30的碼頭稱做Si Phraya(N3),五種昭批耶河交通船(Chao Phraya Express Boat)都有停靠。碼頭旁是曼谷皇家蘭花喜來登酒店(Royal Orchid Sheraton Hotel & Towers),出碼頭後右轉,順著石龍軍路往北走10分鐘,左轉入30巷,就能見到目的地。昭批耶河交通船相關文章,請點下方連結。
昭批耶河交通船(Chao Phraya Express Boat)玩遍舊城區景點,拜訪無價國寶臥佛寺(Wat Pho)
善用Uber或Grab
從Siam Paragon搭乘Uber,不塞車情況下,15分鐘可抵達Warehouse 30,費用約100B。
順著石龍軍路30巷走到底,左手邊轉進來,見到一整排的沉重鐵門巨大倉庫,斑駁色調並沒有要修飾的意思。Warehouse 30自始至終就是倉庫,只是時代前進,倉庫用途被DBALP重新定義,但是那股濃濃的時代感還保留著。
七大倉庫多種主題
Warehouse 30由七個倉庫集結,個別出口鐵門旁,貼上內部空間主題的告示。「One Big House」是個多用途場地,可舉辦劇場、演唱,更是共同工作空間(Co-Working Space)。
黑框架與時代感
走進Warehouse 30,第一眼見到頭尾貫穿的黑框架落地窗,將區域拉出一個不太直的長廊。玻璃門將內部空間封閉,並讓冷氣灌滿,倉庫才能有舒服的溫度,讓人願意待在其中。黑框架與大面積透明玻璃代表新世代,與被刻意保留下來的沉重鐵門、灰色牆面相互襯托;這是一種優雅與粗曠的收放自如,由時代感堆砌而生的韻味綻放著。
並不是每個區域都百分百完工,畢竟這裡是泰國,通常要開幕至少半年才會全部到位。因此我們見到施工中的半成品,頹廢版本的工業風與光影投射,別有風味。
屋頂挖空,自然光流瀉,成排的懸掛式吊燈與新世代的LED爬滿懸掛鐵架,頭尾貫穿。利用光線,打造出空間的再生生命力與包容感。
刻意保留的木頭梁柱幫空間抹入些許溫暖,蘊含熱情的細節細膩呈現。
特別喜歡LED燈的設計,替空間增添未來感,直線的線條讓倉庫顯得更為遼闊。
很有電影「Tron」的感覺。
複合型餐飲大倉庫
週日相約Warehouse 30用餐,步入5號倉庫,空間瀰漫著縈繞滿室的咖啡香與悠閒步調。複合型態經營、特色各異的三間餐飲,有咖啡、麵包簡餐,與後方Summer Health Bar,沒錯,是個夜店。
倉庫彼此貫穿的緣故,不適合讓內部充滿濃郁的料理味道,因此只提供咖啡與麵包類的簡單餐食。
Coffee Roaster by Li-bra-ry
說實話,咖啡比餐點更值得期待。
Espresso Tonic 150B
原來可以將Espresso與Tonic水加在一起,擠上幾滴檸檬,就成為咖啡味道的氣泡檸檬水,這個很妙。
The Fox and The Moon
可頌、帕尼諾等簡單餐食。
中間那碗是The Moon Soup,黑夜中一輪明月的概念。
The Moon Soup 180B
這碗湯適合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或文青食用,不過就是碗墨魚海鮮湯加蛋,卻也要華麗成這樣。
Prawn Bisque 180B
加了奶油的南瓜海鮮濃湯。
週日下午人潮滿滿,Warehouse 30成為在地社群的聚集地,客群從二十歲到五十歲都有。
能夠讓人願意點杯飲料坐下來,老舊倉庫就有了全新價值。
Lonely Two-Legged Creature
那個牌子能夠包下整個倉庫當作概念店?當然是DBALP創辦人Duangrit的自有品牌。黑色架構與獨特照明,刻意墊高的枕木地板與空間區隔,也沒有其他商場能夠這樣搞,只有自家Warehouse 30有如此能耐。
這是Lonely Two-Legged Creature的第二間店,首店位於河對岸的Jam Factory。
Wallflower是個迷你花房。
重機與牛仔褲的概念商店。
復古收藏區。
老相機牆。
手創商品,各種紙袋、購物袋子。
五金行常見的塑膠質料袋,只是袋子不是立體的,不然就買來當購物袋。
自己的布自己織。
Warehouse 30展售的商品,也是東一點、西一點的多元拼貼,說要逛街也不太好逛,卻可短時間見到很多東西,像特展模式陳列。要逛街還是去夜市,相關文章請點下方連結。
火車夜市第二彈,地鐵出口5分鐘:火車夜市拉差達(Train Night Market Ratchada):不只是夜市,巨型夜店無誤
沿鐵道而建,火車在旁呼嘯而過,曼谷週末復古夜市:暹羅吉普賽市集(Siam Gypsy Market)
又一個巨型夜市攤家、餐廳與夜店聚落,洽都洽公園正後方:洽都洽綠色市集(JJ Green)
旅遊書上沒有告訴你的事:週五半夜逛洽都洽市集(JJ Market),比白天逛起來還要有梗的洽都洽夜市
ARTBOX 2016再升級。貨櫃不見了,變身都市田園小清新:ARTBOX The GLASS @ EM District
Documentary Club
Documentary Club是行之多年的網路社群,固定分享紀錄片放映訊息,也會自己舉辦放映活動。Warehouse 30的空間讓Documentary Club從網路走入人群,每天都有固定的放映活動。
放映時間表:DOC Club Theater : POWERED BY EPSON @ Warehouse 30
官方臉書:Documentary Club
放映室竟然不是獨立空間。
Warehouse 30與TCDC僅僅5分鐘腳程,兩個地點可視為同一個創意聚落,一同走訪。深深覺得這個城市能夠被旅人體驗與記憶的方式,不應該侷限於美食、按摩與購物。天使之城的無限創意,值得在離開後與其他記憶深植成為自己獨有的曼谷印象。
Warehouse 30 (Creative Community Complex)
營業時間:11.00 – 22.00(視個別倉庫性質而有不同)
泰文地址:50-60 ถนนเจริญกรุง เขตบางรัก เปิดทุกวัน
官方臉書:Warehouse 30
曼谷經典廟宇
最快進入舊城區的方式:空盛桑運河交通船 (Khlong Saen Saep Express Boat) 前往金山寺與CNN推薦鬼門炒麵
整修中的黎明寺 (鄭王廟 Wat Arun) 一遊,百年遺產蛻變過程 (2015年2月主塔封閉,已於2017年8月重新開放)
兩種交通方法前往曼谷中國城。飾品批貨三聘巷市場 (Sampeng Market) 與金佛寺 (Wat Traimit)
十三世紀素可泰佛像遺址素泰寺 (Wat Suthat) ,地標大鞦韆 (Sao Chingcha) 與排隊吐司老字號Mont Nomsod
考山路入口處的泰國皇家寺廟:又名勝利寺的查那松康寺 (Wat Chana Songkhram)
考山路旁,設有泰皇行宮的皇家寺院:僧王寺 (Wat Bowonniwet Vihara)
隱身舊城區巷弄,泰皇拉瑪五世的寺廟建築傑作之一。哥德風格混血泰寺廟:拉查波比托寺 (Wat Ratchabophit)
四種硬幣上的泰國寺廟,義大利進口純白大理石打造,5฿硬幣佛寺:大理石寺 (Marble Temple)
香火鼎盛三寶公寺(Wat Kalayanamitr),河岸商場Yod Piman Riverwalk與花市Pak Khlong Talat
原來舊城區是座小島:鐘聲敲越響代表名聲越亮的金鐘寺(Wat Rakhang)與在地Wang Lang市集
曼谷水燈節活動:昭披耶河盛大舉辦河流盛典 (River Festival) 與佩雲寺 (Wat Prayoon) 蠟燭水燈
泰皇拉瑪三世寺廟系列,第一座向中國風格意象致敬,泰國皇家寺院:拉差翁寺 (Wat Ratcha Orasaram)
別再稱鬼妻廟了,這裡可一點都不陰:馬哈布寺 (Wat Mahabut) 與娜娜祭壇 (Mae Nak Shrine)
河岸舊城區
泰式Fusion海鮮餐廳與河景酒吧,面對鄭王廟的精品酒店:Sala Rattanakosin
半島酒店河畔綠洲泰式餐廳:THIPTARA @ The Peninsula Bangkok
粵式早午餐,港點與紅白酒喝到飽:中茗閣The China House @ Mandarin Oriental Bangkok
河畔倉庫改建,泰式料理與咖啡香拼湊的藝文空間:The Never Ending Summer @ Jam Factory
臥佛寺斜對面,藍色系創意碟豆花拿鐵:Blue Whale Cafe
臥佛寺斜對面,黃色系創意芒果冰果室:Make Me Mango
面對著普拉蘇門堡,來杯仙氣盎然的蓮花拿鐵:Latte Bua
文華東方酒店,米其林三顆星加持法式餐廳:Le Normandie @ Mandarin Oriental Bangkok
大皇宮區商場聚落:瑪哈拉碼頭文青市集 (Tha Maharaj) ,40年泰式海鮮Savoey河岸店
法政大學校區美食,月亮碼頭特色餐廳:Rotee Mataba Tha Phra Chan
舊城區特色住宿
復古風格泰式膠囊旅館,舊城區創意青旅:Once Again Hostel (再度旅舍)
河岸祕密花園,曼谷小運河畔九房小酒店:Siamotif Boutique Hotel (塞摩迪夫精品酒店)
跟著電影去旅行:『下一站說愛你』,昭批耶河東岸七房民宿:Loy La Long Hotel
慵懶的住在鄭王廟正對面,舊城昭批耶河畔六房精品酒店:阿郎公寓酒店(Arun Residence)
來去半島酒店住一晚,昭批耶河岸西岸經典五星,果然名不虛傳:The Peninsula Bangkok Hotel
文創藝術展覽館
考山路旁,泰國最美麗的圖書館:曼谷市立圖書館 (Bangkok City Library)
文創聚焦石龍軍路,二戰倉庫銳變創意聚落:Warehouse 30 (Creative Community Complex)
TCDC回來了!泰國創意設計中心進駐石龍軍路,舊郵政總局大樓成為創意培育中心
考山路週邊,河岸老宅改建互動式博物館:邦蘭鋪博物館 (Banglampoo Museum)
數位科技講述老曼谷的輝煌歲月:拉塔納科辛展覽館(Nitasrattanakosin Exhibition Hall)
拜訪泰絲大王的拼貼豪宅,提供中文導覽:金湯普森博物館 (Jim Thompson House & Museum)
運河倉庫改頭換面,將藝廊、展演空間與咖啡館拉在同一個屋簷下:YELO House
另類博物館,蝙蝠俠與超級英雄系列玩具大集合:蝙蝠俠博物館 (Batcat Museum & Toys Thailand)
告訴你如何第一次玩拍3D照片就上手:殺底片好去處,Art In Paradise Bangkok (曼谷3D美術館)
BACC (曼谷藝術文化中心) 創意冰品IceDEA:阿嬤的假牙檸檬水
東南亞唯一的MOCA:曼谷當代藝術博物館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(MOCA Bangkok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