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市
楠(Nan)一日|泰北壁畫藝術之巔普明寺(Wat Phumin)與週末步行街(Nan Walking Street)
造訪楠(น่าน;Nan)的旅人,百分之九十為了普明寺的壁畫而來。其風格、筆觸早已成為泰北藝術的靈感發源,尤其是這對訴說密語的男女,處處可見衍生畫作、雕刻與文創商品,像馬克杯、明信片、衣物,等紀念小
造訪楠(น่าน;Nan)的旅人,百分之九十為了普明寺的壁畫而來。其風格、筆觸早已成為泰北藝術的靈感發源,尤其是這對訴說密語的男女,處處可見衍生畫作、雕刻與文創商品,像馬克杯、明信片、衣物,等紀念小
四面環山、綠蔭蔥蘢的楠(น่าน;Nan),自古以來保持獨立的楠王國,直到1931年才成為泰國的一府,發展觀光更是近5年中的事情,適合尋找清新的旅人前來探訪。 楠府小旅行 早班機降落楠府機場,包車前
一望無際綠色田野、綠蔭蔥蔥,坐落一個個獨立茅草屋,裡面的人或坐、或趴的聊著天,喝著濃郁泰北咖啡,大口呼吸著清爽空氣。茅草屋之間利用巨木、竹藤等建材搭建起的木橋彼此串聯,在地特色的傣仂族圖紋編布隨風搖曳
造訪楠府的旅人,百分之九十為了這幅壁畫而來;剩下的百分之十會因小鎮氛圍而認識、喜歡上這幅傳達烏托邦意象的國寶壁畫,離開後只要見到畫,就想起楠。楠(泰文:น่าน,英文:Nan)泰文發音同「ㄋㄢˋ」,
臺灣人,金牛座O型,進入園區後不務正業,工程、管理師包著做。上班不能喝酒,所以咖啡成癮。喜愛旅行,卻對每年只能在農曆年請長假感到寒心,2010年離開家,加入外派邊緣人行列。認定生活是無數次旅行拼湊的圖文小說,中南半島是第二個家,旅居馬來西亞、泰國10年之後,回到台灣,重新認識美麗之島。
Copyright © 2004 瓦勒斯 Wallace